-
2025全球轮胎75强出炉:头部格局稳固,新兴力量崛起8月25日,美国行业媒体《Tyre Business》如期公布了第40届全球轮胎75强名单。法国米其林集团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前十强企业名单与上年相比未有变动。 统计显示,2024年全球轮胎销售总收入约为1819.6亿美元,相比2023年实现8%的增长。排名前六的企业分别为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大陆集团、倍耐力及住友橡胶,但这六家企业的轮胎销售额均较上年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位列第七至第十名的企业——韩泰轮胎、横滨橡胶、中策橡胶和赛轮集团,均实现了销售额的正向增长。不过,因增长幅度有限,未能改变前十名内部的位次。 值得关注的是,该排名仅统计各企业通过自产轮胎销售所获得的收入,非轮胎业务收入(包括维修服务等)均未计入。这也意味着,即便如米其林、普利司通这类综合服务收入可观的企业,在该榜单中也仅体现其轮胎制造业务的业绩。 今年上榜的中国轮胎企业多数实现业绩提升。头部三家中国企业全部录得销售收入增长,其中赛轮集团以21%的增长率表现最为突出。 方兴橡胶今年表现格外引人注目,销售额大幅上升51%,达到8.458亿美元,与万达宝通并列第39名,排名较去年提升11个位次,成为本届排名进步最快的企业。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实现显著跃升,销售额9.605亿美元,同比增长36%,排名上升至第36位。中一橡胶同样表现稳健,销售收入增长超过22%。 此外,本届榜单迎来多家新晋企业,包括首次入围的跃龙橡胶(第58位)、山东兴鸿源轮胎(第59位)和印度金奈的Emerald轮胎公司(第66位)。巴基斯坦Panther轮胎公司此次重返榜单,位列第75名。 纵观全球轮胎行业,尽管头部企业面临销售压力,中国轮胎企业仍显示出较强的成长性和市场扩张能力。近年来,不少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海外布局增强竞争力,如赛轮、中策等在东南亚建立生产基地,逐步扩大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此外,绿色轮胎和电动汽车专用轮胎成为行业新增长点,部分中国企业也在相关领域积极投入研发,推动产品结构优化。 2025-08-26 【轮胎】
-
12亿元收购项目,签约近日,印度CEAT OHT Lanka(私人)有限公司与斯里兰卡投资局签署了一项1.71 亿美元的投资协议。 印度CEAT(西亚特)在全球75强中排名第23位,此次投资,源于其对米其林非公路轮胎业务的收购。 收购涉及米其林在斯里兰卡的两座工厂,西亚特将在全球范围内永久获得Camso (卡摩速)品牌所有权。 卡摩速最早成立于加拿大,米其林于2018年以14.5亿美元将其收购。 为体现对斯里兰卡的长期承诺,CEAT OHT Lanka、米其林兰卡公司与公司间员工工会(ICEU)共同签署了三方谅解备忘录。 这份备忘录将保障约1483名员工的就业稳定,明确保留员工过往的服务年限、资历、薪资及福利,同时承诺不裁员,确保运营过渡期间的稳定与连续。 2025-08-26 【轮胎】
-
福建15亿元轮胎智造项目落地漳州,年产150万套助推产业升级近日,福建省漳州市生态环境局对福建骏驰轮胎有限公司申报的“高性能轮胎智能制造及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决定,标志着该项目正式通过环评审批。 该项目位于漳州市云霄县列屿镇半山村大坂201号(原十八重工地块),总投资15亿元,规划用地面积约250亩,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涵盖生产车间、仓储设施及综合办公楼等。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全钢子午线轮胎135万套、工程轮胎15万套的生产规模,并提供约600个就业岗位。届时,该企业将成为漳州地区规模最大的全钢胎生产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漳州市“9+5”产业集群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轮胎行业近年来持续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骏驰轮胎项目引入智能制造和资源综合利用理念,符合当前轮胎产业升级方向。 据悉,该项目已于今年4月9日举行集中开工奠基仪式。公开资料显示,福建骏驰轮胎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6月13日,法定代表人名为齐霁。在4月22日,该公司发生股权结构变更,原全部六名股东退出,由厦门沓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独立出资8839万元,成为其全新股东。这种在项目启动前后进行股权重组的情形,在实业投资类项目中并不少见,往往出于战略调整或引入专业投资方的需要。 环评批复的获取,意味着项目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符合国家及地方标准,为后续全面建设及投产运营提供了政策保障。目前,漳州已在多个重点工业领域推动“绿色制造”,该轮胎项目的推进,也将进一步丰富当地高端制造业板块,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025-08-25 【轮胎】
-
2025年度“华奇”杯中国轮胎企业排名,隆重发布!8月21日,在《中国橡胶》杂志社于江苏张家港隆重举办的“破与立·橡胶行业高质发展论坛”暨“华奇杯”第十届中国轮胎企业排名发布会上,2025年度中国轮胎企业排行榜隆重发布。 《中国橡胶》杂志社举办的中国轮胎企业排名活动自“十三五”开局之年,即2016年组织开展以来,已经举办了9届。2025年度共有48家内外资轮胎企业参与了排名活动。活动得到了全球领先的新材料综合服务商彤程集团子公司华奇(中国)化工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2025年度中国轮胎企业排名发布和授牌仪式,在雄壮的乐曲声中隆重举行。图为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中国橡胶》杂志社社长徐文英为轮胎企业授牌图为2025中国轮胎排名活动专家组组长、国橡中心首席顾问许叔亮为轮胎企业授牌图为彤程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周建辉为轮胎企业授牌图为《中国橡胶》杂志社主任管欣为轮胎企业授牌 “2025年度轮胎企业专利排行榜”“2025年度轮胎企业畅销品牌和规格”在会议期间同时发布。 2025-08-22 【轮胎】
-
中策橡胶参与月球车轮胎研发,探索极限应用新边界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一项由中策橡胶与合作伙伴联合申请的专利,涉及“自修复月球车轮胎胎面橡胶组合物”。该创新技术引发了行业广泛关注。 事实上,中策橡胶在月球车轮胎研发方面已提前布局。作为国内轮胎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不仅在材料和配方研究上持续突破,还积极探索轮胎在极端环境下的应用可能。当前,公司已在载人月球车相关项目中开展样品设计与交付工作,为未来的月面探索提供技术支撑。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巨大、地形复杂,对轮胎性能提出了远超地球工况的挑战。中策橡胶通过自主创新的材料体系和结构方案,力求实现耐极端温度、抗损伤、自修复等综合性能,保障月球车在严苛条件下的稳定运行。 这一探索不仅体现了中策橡胶在前沿技术领域的担当,也为企业未来在新能源、特种装备、极端应用场景中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公司将继续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动力,在更高的平台上展现民族轮胎企业的实力与价值。 2025-08-22 【轮胎】
-
钢帘线巨头,4.7亿项目开工2025年8月20日上午,滕州东方钢帘线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钢帘线扩建项目开工仪式隆重举行。 滕州市市长刘晓璐,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庆东、副主任崔波,施工单位代表,监理单位及造价单位代表,首佳科技副总经理戴继洪、采购总监万川特,滕州东方员工代表等参加了仪式。仪式由滕州东方钢帘线总经理王志伟主持。 年产3万吨钢帘线扩建项目计划投资4.7亿元,建成后将新增产能3万吨,同步新建5.4万平方米现代化厂房。 滕州东方将重点提升高强度、可循环钢帘线产能,深度融合绿色发展理念,依托现有绿色能源优势,实现生产全过程的低碳化运营。 预计2026年投产后,可新增产值 3 亿元,进一步巩固滕州东方作为固特异、普利司通等国际品牌核心供应商的地位。 2025-08-22 【轮胎】
-
轮胎产业加速转型:12亿投资建设智慧工厂,瞄准国际高端市场近日,安徽怀远县经济开发区内的艾斯顿轮胎项目——“年智慧生产3000万条高性能子午线绿色轮胎项目”正式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规划用地40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 据了解,该生产基地强调智能化与绿色化并重。在智能化方面,将建设智慧生产车间、智能循环车间及智能物流仓储系统,实现从生产到仓储的自动化与数据化管理。同时配套建设产品研发中心、化工橡胶检测中心和轮胎检测中心,并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以增强技术研发能力。 在绿色环保方面,项目计划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基地,顺应国家“双碳”目标,助力区域制造业绿色转型。 艾斯顿轮胎成立于2018年,目前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及CCC、DOT、E-MARK等认证。该公司为该项目组建了186人的技术团队,其中包括12名高级工程师和104名技术专员。 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3000万条高性能轮胎,产品涵盖摩托车胎、电动车胎、轿车胎及ATV轮胎等多个细分市场。该产能规模有望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并为当地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吸引产业链相关企业集聚,进一步丰富怀远县经济开发区的产业生态。 随着施工许可证获批,艾斯顿轮胎生产基地建设已全面启动。该项目的实施,也反映出中国轮胎行业正在持续推进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发展趋势。 2025-08-21 【轮胎】
-
轮胎厂商,在主机厂完成签约日前,“度势向兔轮胎签约仪式”,在长城汽车徐水工厂举行。长城汽车售后服务中台副总经理马有彬,通用股份常务副总经理程金元,登马轮胎科技总经理王传成等,出席会议。 签约前,与会嘉宾参观了长城汽车徐水智慧工厂。根据协议,三方将在产品研发、制造、品牌推广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 据了解,“向兔轮胎”是长城控股旗下高端轮胎品牌。该品牌由长城汽车生态链公司度势科技,联合登马轮胎科技共同打造。融合主机厂基因与智能制造,覆盖家用、越野、商用、新能源等多元场景。 度势科技是长城汽车在汽车售后市场重要的战略布局。这家公司志在联合行业头部品牌,整合汽车后市场供需资源。 2025-08-21 【轮胎】
-
知名轮胎厂创新项目,试产!近日,中策橡胶(天津)有限公司迎来发展里程碑——年产8.5万吨硅碳新材料及尾气发电热电联产项目正式启动试生产。该项目作为高端绿色轮胎制造产业链提升改造的关键一环,不仅彰显了企业在绿色制造与循环经济领域的重大突破,更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保减排成果,为行业打造了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新范式。 据了解,该项目采用国际领先的高温高速反应技术,依托智能集散控制系统(DCS)实现全流程精准自动化管控。系统对反应炉温度、原料配比及工艺参数的毫厘把控,确保了产品质量的卓越稳定。850℃高温空气预热与2000℃核心反应工艺的结合,将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智能化制造的优越性在此展露无遗。 项目运行之后,在生态贡献上,项目年处理尾气1.29亿立方米,炭黑粉尘排放锐减18吨,SO₂排放浓度严控在20mg/Nm³以下,远优于国标。其产出的高性能、低滚阻硅碳新材料,将有力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为区域循环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中策橡胶(天津)有限公司通过本项目成功融合技术升级、资源循环与绿色生产,为轮胎行业高质量发展竖立了新标杆。 2025-08-21 【轮胎】
-
52亿大手笔扩建,轮胎大厂加速高端化布局近日,山东长路虹轮胎有限公司在临沂市沂南县正式备案一项产能扩建项目,计划新增年产1200万套高性能半钢子午线轮胎。该项目编号2508-371321-07-02-924580,是该公司长远发展战略中的关键一环,旨在逐步推进其成为百亿级轮胎企业的目标。 根据公开信息,该扩建项目属于长路虹轮胎总体规划中52亿元总投资的一部分,由公司法定代表人尹昌海负责推进。项目落地后,将大幅提升企业在半钢子午线轮胎领域的生产规模。高性能半钢子午线轮胎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因其技术门槛较高,具备良好的滚动阻力和耐磨性能,广泛适用于乘用车领域,对企业的制造工艺和质量管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行业分析显示,长路虹此次扩产明显聚焦于高端轮胎市场。近年来,伴随汽车产业节能减排和智能化发展,高性能轮胎的需求持续攀升。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数据,国内轿车/轻卡半钢子午线轮胎的渗透率已超过94.5%,且高性能产品占比逐年提高。长路虹此举有助于巩固其在细分领域的竞争实力,并逐步落实其总体规划——最终实现年产2400万套半钢子午线轮胎及240万套全钢子午线轮胎。 当前,山东省作为轮胎制造大省,正推动行业从产能扩张向质量升级和智能制造转型。不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布局绿色轮胎、智能轮胎等高附加值产品。长路虹轮胎的扩建计划也与这一趋势相契合,体现出企业应对市场变化、优化产品结构的务实策略。 伴随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及替换胎需求的稳步增长,高性能轮胎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长路虹如能准确把握技术方向和市场需求,有望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占据更有利位置。 2025-08-20 【轮胎】
-
通用股份A级绿色轮胎荣膺江苏省“三首两新”殊荣近日,2025年度江苏省“三首两新”认定技术产品名单正式公示。通用股份凭借其在新能源轮胎领域的卓越创新,以《半钢A级超低湿滑绿色节能轮胎》项目成功入选。 “三首两新”专项认定,是江苏省为激励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应用而设立的权威认证体系,旨在嘉奖填补空白的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以及具备强大市场潜力的新技术与新产品。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浪潮席卷全球,市场呈爆发式增长,也对轮胎性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苛挑战。高承载、超低滚阻、强悍抓地与极致耐磨,每一项都直指驾乘体验的核心。然而,市场主流产品,特别是国产品牌,其湿滑与滚阻性能多徘徊于B/C级别,A级标准的产品凤毛麟角。高承载与轻量化、强抓地与低磨损之间的技术矛盾,更是成为了长期困扰行业的瓶颈。 为破解行业症结,通用股份迅速集结精锐力量,成立专项攻关小组。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高规格研发平台,团队从超耐磨配方、创新花纹、优化结构设计等多个维度同步发力,并深化产学研合作,携手清华大学运用前沿力学仿真技术,对轮胎性能进行深度剖析与优化。历经多轮试制与严苛实验,项目组不断优化迭代,为产品性能的稳步攀升与质量的稳定可靠奠定了坚实基石。 经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项目研发的千里马GA8超高性能轮胎不仅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并荣获3C认证,其核心性能指标更是表现卓越:湿滑性能达到国际最高的A级,滚动阻力亦达到B级优秀水平。项目已成功斩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11项,并以此为基础成功开发了11款系列新产品,更参与了2项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 该系列轮胎的问世,成功突破了新能源轮胎在高承载与轻量化、强抓地与低磨损等方面的技术壁垒。它在显著降低滚动阻力、提升湿滑性能方面的优异表现,不仅为用户的每一次出行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也通过有效降低能耗,践行了绿色环保理念。 此次荣登“三首两新”榜单,是权威机构对通用股份攻克新能源轮胎核心痛点、实现A级性能重大突破的高度认可。这不仅为市场提供了更具适配性与竞争力的高性能轮胎解决方案,也为通用股份的创新之路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2025-08-20 【轮胎】
-
“高性价比”破浪前行:中国轮胎出口回暖!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7月中国橡胶轮胎出口量达91万吨,同比增长10.4%;出口金额为15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其中,汽车轮胎表现突出,出口量79.1万吨,同比增长10.5%,出口额132.9亿元,同比增长8.1%。在经历6月份的短暂低谷后,行业整体呈现明显回暖态势。 综合1-7月数据,全国橡胶轮胎累计出口量563万吨,同比增长5.4%,出口金额992亿元,同比增长5.4%。新充气橡胶轮胎累计出口542万吨,同比增长5.2%,金额953亿元,同比增长5.2%。按条数计,出口量达41,561万条,同比增长6.2%。汽车轮胎累计出口480万吨,同比增长4.9%,出口金额819亿元,同比增长4.9%。 全球轮胎需求持续增长背景下,中国轮胎凭借稳定提升的性能和突出的性价比优势,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欧洲市场尤为显著,中国轮胎份额从2019年的5%跃升至2025年的20%。此外,“一带一路”市场活力迸发:今年前5月,出口哈萨克斯坦乘用车胎增长41.04%,出口乌兹别克斯坦乘用车胎增长42.55%,非公路轮胎出口增幅更是高达124.5%。北非地区因地缘政治和政策利好,卡客车轮胎需求激增,出口阿尔及利亚卡客车轮胎增长263.91%,非公路轮胎增长324.3%;利几内亚市场卡客车轮胎出口量增长159.95%。 然而,区域分化明显,传统出口大省山东承压。 1-7月,山东橡胶轮胎出口金额458.9亿元,同比微降0.3%,连续两个月负增长。这一方面源于省内落后产能淘汰及产能向东南亚等地转移(如玲珑轮胎塞尔维亚工厂2023年投产、赛轮越南产能持续扩张),另一方面也凸显了严峻的外部贸易环境。目前对美轮胎出口几近消失,欧盟针对中国轮胎的“反倾销”新规已于2024年实施,英国正酝酿类似关税政策,直接影响中国轮胎20%以上出口份额。《美墨加协定》(USMCA)等壁垒更导致对墨西哥卡客车轮胎出口断崖式下跌。此外,巴西近期落地的对华轮胎反倾销政策,也使得该市场出口量锐减。 面对挑战,中国轮胎企业正通过海外本土化生产规避贸易风险,同时加速国内产业升级,加大智能制造投入(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头部企业研发投入平均占比超3.5%),以巩固“高质中价”的核心竞争力。全球市场蛋糕巨大,中国轮胎的适应性调整与韧性发展,仍是其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依托。 2025-08-19 【轮胎】
-
青岛轮胎“三巨头”,非洲接连落子!中国轮胎产业重镇青岛的三大知名轮胎企业——赛轮、双星、森麒麟正加速推进其在非洲的制造布局,标志着中国轮胎企业全球化战略进入深度多元化新阶段。 在中国的橡胶轮胎产业版图中,“世界轮胎看中国、中国轮胎看山东”为业界公认,但对于后面的一句是“山东轮胎看青岛”还是“山东轮胎看广饶”,则是存在分歧。 论及区域产能规模,广饶领先,但论及产业水平,则是青岛占优。双星、赛轮、森麒麟不仅在技术水平、资本运作上领先业界,而且在海外建厂上也遥遥领先,更是成为当下掘金非洲的主力。赛轮轮胎正式落子埃及 8月14日,赛轮轮胎发布公告,宣布将投资2.9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92亿元)在埃及建设其第五个海外生产基地。该项目设计年产能为360万条子午线轮胎,已于当地时间8月13日与埃及泰达投资公司正式签署投资合同。 赛轮表示,埃及作为非洲第三大汽车市场,需求旺盛,且其正大力推进汽车产业链本地化战略。项目所在的苏伊士运河经济区被定位为中东非洲区域的汽车制造与配套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将有力支撑赛轮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全球竞争力。双星出海阿尔及利亚 7月20日,由阿拉伯哈吉橡胶轮胎与双星共同投资的“哈吉工业”轮胎工厂在阿尔及利亚奥兰省奥兰市奠基。该项目一期投资达2.5亿美元,将充分运用双星先进的轮胎设计、制造经验及全球领先的智能装备,规划产能为600万条轿车胎和100万条卡客车胎。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阿尔及利亚乃至整个北非地区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全的先进轮胎制造企业,产品不仅覆盖阿尔及利亚本土市场,还将辐射中非及欧洲市场。森麒麟摩洛哥工厂已投产 作为青岛企业乃至中资轮胎企业进军非洲的“先行者”,森麒麟摩洛哥工厂已于2024年9月30日正式投产运行。 该工厂从2023年10月21日开工建设到投产仅用时11个月,规划年产能高达1200万条高性能乘用车轮胎,是当前摩洛哥唯一的轮胎制造企业。目前该工厂正处于产能爬坡阶段,预计2025年三、四季度将实现较大规模的产量释放。跳出东南亚,掘金非洲新大陆 过去十余年,凭借天然橡胶资源、低廉人工成本、关税优势及较小文化差异,东南亚一直是中国轮胎企业海外扩张的首选之地。然而,随着美国对东南亚轮胎加征关税以及企业深耕潜力市场的内在需求,全球布局多元化已成必然趋势。 青岛“三巨头”此次不约而同地将非洲工厂选址于北非国家——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埃及。这一战略布局具有双重优势,北非紧邻欧洲与中东市场,便于产品辐射非洲大陆、欧洲及中东地区。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埃及是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稳定、汽车市场增长潜力可观的国家,投资风险相对可控。 除青岛三巨头外,山东永盛橡胶亦于今年上半年宣布将在摩洛哥投资建设一座年产能600万套半钢子午线轮胎的现代化工厂。至此,在目前已知有非洲投资动作的四家中资轮胎企业中,青岛企业占据三席,成为开拓非洲市场的绝对主力。 青岛三巨头在北非的密集落子,不仅体现了其敏锐捕捉全球市场变化、优化产能布局的战略眼光,也凸显了青岛作为中国轮胎产业技术高地在资本运作、技术输出与国际化运营方面的领先实力。非洲大陆,正成为中国轮胎全球化版图上冉冉升起的新增长极。 2025-08-19 【轮胎】
-
220万条轮胎扩建项目,正式启动近日,威海君乐轮胎有限公司的 “年产 220 万条高性能全钢子午线轮胎扩建项目” 在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完成备案审批。 该项目总投资额达 19 亿元,项目核心内容是新增一条年产 220 万条高性能全钢子午线轮胎的生产线。 据了解,君乐轮胎原规划年产能为 240 万条,其中一期 60 万条产能于 2017 年 5 月建成验收,二期 127 万条产能于 2022 年 8 月建成验收。 此次新增产能项目建成后,君乐轮胎的总产能将从现有的 240 万条 / 年提升至 460 万条 / 年,年销售收入预计新增 25 亿元。 据悉,君乐轮胎联合贝卡尔特、卡博特、埃克森美孚等跨国原材料巨头进行定制化研发,其产品远销全球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细分区域市场的占有率已达 10.7%。 2025-08-19 【轮胎】
-
正式官宣!赛轮上马埃及工厂8月15日,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拟投资2.91亿美元,在埃及建设“年产360万条子午线轮胎项目”。目前,赛轮集团已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该项目拟由赛轮集团全资子公司(赛轮欧洲与赛轮新加坡)在埃及设立的子公司具体实施。 为满足该投资项目的建设资金需求,赛轮集团拟对相关子公司进行增资,具体增资路径为:赛轮集团对全资子公司赛轮香港增资不超过1.75亿美元;赛轮香港对其全资子公司赛轮新加坡增资不超过1.75亿美元;赛轮新加坡对其全资子公司赛轮欧洲增资不超过1.73亿美元。 作为中国第一家在海外建厂的轮胎企业,该公司已在越南、柬埔寨、墨西哥、印度尼西亚等4个国家建有生产基地,在海外项目建设与运营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逐渐形成了涵盖供应链管理、本地化生产及跨文化运营的成熟体系。 赛轮集团表示,此次在埃及投建轮胎生产基地,既能通过贴近市场的本地化运营,精准捕捉海外需求,快速响应下游客户的诉求,持续强化对核心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更能依托埃及的区位与政策优势,辐射周边国家与地区轮胎市场,进而拉动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 此次“埃及年产360 万条子午线轮胎项目”建设完成后,不仅可以满足海外市场持续增长的产品需求,更可通过在海外本地化生产提高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能力,对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拓展国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2025-08-18 【轮胎】
通知公告
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