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胎企突破国际巨头领域,超大型工程轮胎批量出口2025年8月3日,福建莆田莆头港口,276条巨型全钢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被装载至多哥籍“丹洋777”轮。这批由海安橡胶集团生产的轮胎,直径范围在3米至4.03米之间,单条重量2至6吨。其中直径达4.03米的轮胎,为当前全球量产的最大尺寸工程轮胎,也是莆田港首次出口此类产品。 该批轮胎专为极端工况设计,可承载百吨级矿用自卸车在严苛环境下作业,将用于海外大型矿山及基建项目。为保障高效通关,莆田边检等部门实施“一船一策”服务,提前核验信息,并24小时驻守港区,确保船舶靠泊后即刻办理手续。 全钢巨胎因体积庞大、工艺复杂,属轮胎领域高端产品。海安橡胶具备从49英寸到63英寸(外径超4米)的全系列生产能力。此前该市场主要由国际品牌主导。技术层面,轮胎尺寸增加伴随研发难度显著提升,尤其需解决超厚胎体(超200毫米)的散热问题。海安橡胶通过结构、配方及工艺创新,对此进行了技术攻关。 随着产品获国内外市场认可,海安橡胶业绩持续增长。2024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00亿元,净利润6.79亿元。在稳固原有市场同时,公司积极开拓东南欧(如塞尔维亚)、东盟(如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市场。矿山客户开采规模扩大,也带动其轮胎运营管理业务同步增长。 目前该公司产能利用率持续高位(2022-2024年均超90%),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行业预测,全球全钢巨胎需求将持续增长,2027年产量预计达35.8万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0%。海安橡胶表示,将致力于提升技术研发、生产工艺与服务质量,强化供应链保障能力,服务国内外矿业及工程机械企业需求。 2025-08-05 【轮胎】
-
玲珑Sport Master e入围欧洲重量级环保奖项最终提名8月4日,玲珑专为新能源汽车打造的高性能轮胎产品 Sport Master e,成功入围英国权威独立评测平台WhatTyre颁发的 “2025年度环保轮胎大奖”最终提名。这是中国轮胎首次跻身该重量级奖项的最终角逐,在绿色技术领域获得国际主流市场认可。 创立于2019年的WhatTyre.com是英国领先轮胎比价平台,以客观中立性深受消费者信赖。平台依托《Tyres & Accessories》庞大数据库,开发独特算法,将欧盟轮胎标签等级、独立测试结果等关键性能参数转化为直观的0-10分评级体系(价格不计入评分)。 其年度大奖评选以严苛著称,评审团重点考察四大维度:性能实证、可持续发展指标、市场覆盖力、创新权重。平台在英国月均访问量高达28万次,并保持约30%的年增长率,正积极拓展成为泛欧平台。 玲珑Sport Master e的入围,源于其解决电动车核心痛点的卓越性能:产品以欧盟最高等级 AAA 标签认证彰显技术硬实力,具有超低滚动阻力、高行驶里程及静音胎噪三大核心优势。该产品提供覆盖18至21英寸的多样化尺寸,其出色表现曾在中国荣获第七届“铃轩奖”量产底盘类优秀奖。 支撑这一国际认可的背后,是玲珑生产基地的智能化与绿色制造体系。欧洲玲珑工厂深度整合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和工业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构建绿色、智能、高效的生产体系。工厂更通过了严格的 RSCI(负责任供应链倡议)认证,成为进入欧洲主流主机厂核心供应链的关键通行证。 2025-08-05 【轮胎】
-
柬埔寨上半年轮胎出口,突破6.59亿美元据柬媒消息,2025年上半年,柬埔寨汽车轮胎出口总额突破6.5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7.30亿元,同比增长近80%,创下历史新高,成为该国外贸结构中的新兴增长极。 柬埔寨海关与税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轮胎产品正迅速跻身出口主力阵营,显示出该产业在全球市场中逐步扩大影响力。 对此,柬商务部国务秘书兼发言人班速威杰指出,轮胎出口的快速增长是政府推动出口多元化和制造业升级的积极成果。他表示,发展新兴制造产业、拓展区域与国际市场是柬埔寨提升经济韧性和外汇创收能力的重要战略方向,而汽车轮胎产业正逐步成长为国家工业发展的支柱之一。 据柬商业部统计,2024年柬埔寨汽车轮胎出口额达8.7亿美元,较2023年的3.8亿美元,增长了129%。轮胎制造业正在迅速成为柬埔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尤其是在橡胶产业的发展上发挥着关键作用。 目前,柬埔寨已吸引5家外国轮胎制造企业设立生产基地,所有企业均来自中国。已有3家轮胎厂投入运营,分别是位于柴桢省巴域市的赛轮轮胎、西哈努克省的通用轮胎,以及桔井省的双星轮胎。 此外,2025年1月,万力轮胎柬埔寨生产基地举行了奠基仪式。该项目位于柴桢省新巴域特区,分为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约2.39亿美元,总占地面积约32公顷。建成后,年产6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的生产能力将逐步实现。另外,柬埔寨发展理事会(CDC)去年批准正道轮胎投资项目,预计年产600万套半钢子午线轮胎及120万套全钢子午线轮胎,并已于2024年实现投产。2025年1月9日,正道轮胎二期“年产150万套全钢子午线轮胎”项目完成备案,预计投产后柬埔寨基地总产能将提升至870万套。 2025-08-05 【轮胎】
-
赛轮液体黄金轮胎,获权威认可!7月30日至31日,由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的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本次论坛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汽车新未来”为主题,汇聚行业领袖与专家学者,共商汽车产业变革路径。 在论坛发布的“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优秀案例”中,赛轮集团液体黄金轮胎凭借在材料与工艺领域的突破性创新成果,成功入选“材料工艺优秀案例”,彰显了赛轮在推动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汽车产业正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新材料与新工艺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作为轮胎行业的“创新领航者”,赛轮集团始终坚持基础研究和新材料应用研究,聚焦汽车产业对高性能、绿色环保轮胎的需求,历经十余年自主研发,成功推出液体黄金轮胎。 液体黄金轮胎采用世界首创的化学炼胶工艺,攻克了行业“魔鬼三角”难题,在滚阻、耐磨、抗湿滑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同时还实现了从原材料选用、生产制造到产品使用、循环利用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为推动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近日,液体黄金轮胎时尚系列新品发布,这是全球首款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的彩边轮胎,也标志着赛轮引领轮胎行业迈入“高颜值+高性能”双轮驱动的全新时代。 据悉,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中国汽研联合发起,聚焦产品、技术、产业链三大领域的突破性成果,旨在挖掘和推动体现汽车行业技术变革趋势与新质生产力核心内涵的优秀案例。最终评选出的25家优秀企业案例,不仅体现了行业前沿技术水平,更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为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提供了有力参考。 此次论坛上,与会嘉宾们围绕新质生产力引领汽车产业变革、ESG 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车企出海战略等话题展开深度交流,一致认为 “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汽车行业的核心命题,需要产业链上下游携手共建健康有序、价值共生的产业新生态。赛轮集团表示,未来将持续秉持创新发展理念,积极响应行业号召,深耕轮胎材料与工艺创新,不断提升产品性能,为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更多“赛轮力量”。 2025-08-04 【轮胎】
-
50亿元轮胎项目,签约落地!2025年上半年,福建省莆田市工业投资增长势头强劲,同比增长达7.9%,其中民间投资增速与民企产业项目投产率双双位居全省首位。循环绿色低碳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作为莆田市重点项目,佳通轮胎智能化生产项目已经签约落地。据披露,该项目总投资额高达50亿元,规划用地约1000亩。项目全面建成达产后,将实现日产3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及5000条全钢子午线轮胎的智能化生产能力,预计年产值可突破60亿元。 2024年初,佳通轮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监黄文龙曾率队赴秀屿区考察,副区长顾斌及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郑燕平等参与对接。考察团深入笏石工业园,就项目规划与选址进行实地踏勘和深入洽谈。同年3月份,莆田市委书记付朝阳亲自到佳通轮胎二期项目意向地块查看。 佳通轮胎智能工厂的落地,叠加循环绿色低碳产业园等项目的聚集效应,标志着莆田在高端制造与智能制造领域迈出坚实步伐,其工业投资“加速度”正为福建制造业版图增添强劲动力。 2025-08-01 【轮胎】
-
优科豪马高端胎,配套国产SUV7月31日,优科豪马橡胶有限公司宣布,旗下高端SUV轮胎“ADVAN V61”正式配套比亚迪“海狮06 DM-i”,配套轮胎规格为235/50 R19 103V。 配套比亚迪海狮06 DM-i的优科豪马“ADVAN V61”轮胎,是优科豪马全球旗舰品牌“ADVAN”系列中的高性能产品。在开发这款轮胎时,优科豪马采用了专为车辆的特性而调校的胎面花纹、轮廓和轮胎结构,并运用了独有的AI应用框架“HAICoLab”。 此外,“ADVAN V61”的胎侧还印有优科豪马专有的“E+”标志,表明它具有适合电动车辆的特殊属性。 在2024-2026年度中期经营计划的乘用车轮胎战略中,优科豪马提出了要最大限度地提升高附加值产品销售比例,全力推进全球旗舰轮胎品牌“ADVAN"、SUV和皮卡轮胎品牌"GEOLANDAR"的新车配套业务。 2025-08-01 【轮胎】
-
从冬季胎到AI设计平台 解码国际胎企连续21个月的增长密码韩国锦湖轮胎于2025年7月30日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数据显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27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5%;营业利润达3,217亿韩元(约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其中第二季度单季营收12,213亿韩元(约62亿元人民币),标志着公司连续第七个季度收入突破1万亿韩元,创下历史最高季度销售纪录。该季度营业利润为1,752亿韩元(约9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率提升至14.3%,同样达到历史高点。全球化布局与技术投入驱动增长 市场拓展深化:业绩的持续提升得益于锦湖轮胎全球化战略的稳步推进。公司通过优化智能制造体系与全球供应链,在北美、欧洲及中国等核心市场保持了稳定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其增长动力不仅源于原配胎(OE)合作范围的扩大,更在于替换胎(RE)市场中高端产品线的成功渗透。行业分析显示,全球轮胎市场正加速向高附加值、高性能产品转型,锦湖通过精准调整产品结构与销售网络,有效把握了这一趋势。 技术成果落地:锦湖在技术创新上持续发力,其AI数字孪生设计平台提升了研发效率。旗下高性能子品牌ECSTA表现亮眼:“Ecsta Sport S”在欧洲Auto Bild夏季胎测评中夺冠,并在美国TIRE RACK极限性能测试中位列第二;“Ecsta Sport”在德国《Die Reifentester》测评中获得最高“特优”评级。设计方面,“EnnoV PREMIUM”与“EnnoV WINTER”两款产品荣获德国红点设计大奖,面向未来出行的概念胎“Volume”和“Origami”则摘得iF设计奖。 细分市场精准发力:针对区域化需求,锦湖轮胎实现了研发与性能的双重突破。2025年在欧洲推出的冬季胎“WinterCraft WP52+”,凭借卓越的雪地及湿地制动性能获得市场高度认可;在韩国本土推出的四季胎“SOLUS ADVANCE”,则在提升驾乘舒适性的同时显著优化了燃油经济性。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张,行业对低滚阻、高承载及静音轮胎的需求激增,锦湖在此领域的技术储备正逐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务实前行:聚焦价值创新 面对当前业绩,锦湖轮胎将2025年定位为“高端品牌飞跃的元年”。公司表示,未来战略将聚焦于通过品牌价值、产品创新、技术升级与运营优化等全方位举措,持续巩固全球市场地位,并致力于最大化客户价值。在行业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与绿色转型压力的背景下,锦湖的稳健表现体现了其扎实的运营能力和战略定力。 2025-07-31 【轮胎】
-
玛吉斯轮胎首个无人车配送试点落地,智慧物流再升级!近日,玛吉斯轮胎携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昆山市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正式启动【无人车配送试点项目】,成为玛吉斯首个将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终端配送的标杆案例。此次合作标志着玛吉斯再次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为什么选择无人车配送 轮胎作为大件、低频,但刚需的产品,传统配送模式常面临人工依赖性强、时效慢、成本高等问题,而通过L4级自动驾驶无人车+智能调度系统,可以改善这些固有问题点。图片无人车配送三大核心优势 此次无人车配送试点合作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渠道服务模式的创新,更是对“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的探索突破,通过智能化手段,让轮胎配送更快、更准、更省,真正赋能终端服务商!”大载重零人员,实现降本增效 传统配送需要司机+车辆,尤其是单趟多条的情况下,还需面包车加持,产生高昂的人力、油费、维护等成本。 而据昆山汽配的陆总表示,试用无人车配送一周后统计,单趟配送成本平均可下降一半,相信规模化推行后可节约更多。24h全时段响应 无人车配送不受司机作息限制,当再遇紧急订单、深夜配送等状况,不再受时间、人员限制,服务效率得到质的飞跃。0碳排放,绿色环保 AI调度,纯电驱动,节能减排,让每一次配送都更环保,助力实现绿色物流目标。 昆山汽配的陆总强调:“无人车配送显著降低了最后一公里成本,让我们的客户能更快获得正品轮胎,试点运行以来,客户反馈也很不错,我们相信,这或许是轮胎配送的未来趋势!” 接下来,玛吉斯轮胎表示将持续不断深耕挖掘更多智能化解决方案,助力合作经销商、客户以及消费者,都能在玛吉斯享受到超前的服务体验。 2025-07-31 【轮胎】
-
338万条高端半钢胎,即将量产7月17日,当地记者探访山东省三利轮胎制造有限公司,了解得知,年产338万条高端高性能半钢子午线轮胎改扩建项目进入量产阶段。 据了解,三利轮胎公司成立于1996年,2024年公司借助山东省委、省政府轮胎产业政策调整机遇,瞄准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升级,全面提升轮胎生产自动化、信息化、集成化制造水平。在原有年产6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的基础上,新增年产338万条高端高性能半钢子午线轮胎改扩建项目,项目总投资6.4亿元,2024年5月开工建设,全部投产后,公司年产值将达20亿元,实现税收1亿元以上,带动就业1100人。 随着新生产线全面达产,三利轮胎具有年产10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的产能,产品主要包括缺气保用轮胎、静音棉轮胎、赛车轮胎、新能源汽车轮胎、自修复轮胎等600多个规格品种。 2025-07-31 【轮胎】
-
轮胎厂高端项目,业绩超预期!日前,据重庆韩泰公司报道,2025年工厂新增上线雪地场景专用Stud tire(镶钉轮胎) 高端项目,该项目在安全、生产、品质等各方面稳定发展,日产量、收益均超过预期。 7月29日下午,公司隆重举行Stud tire 表彰仪式,全镐南总经理等公司领导、各部署长以及员工代表出席了该仪式。 全镐南肯定了 Stud tire 项目取得的丰硕成果,并表示Stud tire项目尚未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取得更好成绩。 据悉,截至目前,重庆韩泰轮胎已先后研发投用Sealant、form等高端轮胎项目生产线,今年公司正竭力为达成“313113”年度经营目标努力。 2025-07-30 【轮胎】
-
高端子午线轮胎项目,启动!为推动“延长”牌高端子午线轮胎项目建设,7月25日,延长橡胶公司召开“延长”牌高端子午线轮胎关键技术与数智化制造实践支撑项目启动会。 会议宣布了“延长”牌高端半钢子午线轮胎关键技术攻关与数智化制造实践项目推进工作组,EPC总承包方中国化学工业桂林工程有限公司介绍了项目整体情况,相关领导进行了工作安排,并对“十五五”产能规划、品牌规划、市场规划进行了系统部署。 据悉,“延长”牌高端子午线轮胎项目主要包括“延长”牌高端子午线产品研发、胎胚物流系统、成品自动分拣系统、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信息系统及配套改造工程等项目,预计2026年1月底实现投产。 会议指出,这一项目对于推动公司高质量转型升级,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化工厂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同时也是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企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2025-07-30 【轮胎】
-
知名胎企福建基地落子,3600万条丁基内胎产能升级项目启航近日,福建省龙岩市生态环境局正式批复了黑猫轮胎(福建)有限公司提交的丁基胶内胎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其涉及丁基内胎总产能达到年产3600万条。 该项目选址位于漳平工业园区工贸新区工业路26号。值得注意的是,此项目是在原有规划基础上的调整与升级。2021年1月,相关部门曾批复《黑猫轮胎(福建)有限公司轮胎智能制造、再生资源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此次环评对原方案进行了优化:将原设计中位于黑猫轮胎的二期工程(年产1800万条内胎)迁址至同集团旗下的金德橡胶(福建)有限公司厂区内实施。同时,项目在迁址基础上新增了同等规模的1800万条内胎年产能,使总产能达到年产3600万条丁基内胎。 在工艺技术方面,项目进行了显著更新。新增了淋幕工艺,这是一种相对先进的涂覆技术,据行业资料显示,该工艺能提升材料利用效率和产品均匀性。同时,项目取消了原有的磨具维护工艺,这通常有助于简化流程并降低维护成本。项目将主要使用橡胶(包括再生橡胶)、炭黑、橡胶油、硫化剂、促进剂、氧化剂等原材料,通过切胶、密炼、开炼、过滤、淋幕、挤出、硫化等一系列工序完成生产。 丁基橡胶因其优异的气密性和保压性,是制造高性能内胎(尤其是自行车、电动车等)的首选材料。随着国内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以及相关产业出口的稳定需求,市场对高品质丁基内胎的需求较为旺盛。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自行车和电动车生产国与消费国,为上游轮胎及内胎制造业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资料显示,黑猫轮胎创立于2008年,旗下拥有两家主要工厂:一厂为金德橡胶(福建)有限公司,二厂即此次项目主体黑猫轮胎(福建)有限公司。两家工厂合计占地约15万平方米,已建成厂房面积约12万平方米。公司专注于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及滑板车的内胎(特别是丁基内胎)和外胎生产。据公开信息,其当前日产能可达10万条外胎和10万条丁基内胎。此次获批的升级改造项目,旨在通过产能整合、工艺优化和设备智能化提升,进一步巩固其在细分市场的供给能力。 2025-07-30 【轮胎】
-
头部胎企发布“X技术系统”及专用新品,应对行业“三高”挑战7月27日,中策橡胶在成都举办了其电动商用车专用轮胎发布会。活动邀请了行业人士、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加。 中策橡胶在此次发布会上展示了其研发的“X技术系统”及相应的电动商用车专用轮胎产品。该系列产品旨在应对电动商用车轮胎普遍面临的“高磨损、高故障、高异磨”问题(简称“三高困境”)。中策橡胶表示,此举是其应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推动绿色运输的举措之一。聚焦电动时代痛点 中策橡胶集团董事长沈金荣在发言中介绍了公司在电动商用车轮胎领域的技术布局,强调了解决电动车“瞬时大扭矩”和“显著增重”特性对轮胎提出更高要求的必要性。这些特性被认为是导致传统轮胎在电动商用车上表现不佳,出现“三高”问题的主要原因。 据介绍,中策橡胶在研发过程中开展了多项校企合作。公司博士后工作站首席科学家郑强教授在发布会上表示,其研发的X碳极材料代表了轮胎材料领域的技术进展。中策橡胶称,通过整合数十年技术积累,其“X技术系统”已应用于量产产品,并完成了与部分主流车企车型的适配。“X技术系统”应对“三高” 中策橡胶集团全钢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春生详细介绍了“X技术系统”。随着中国商用车向电动化转型,轮胎性能对车辆的续航里程、使用寿命及运营经济性的影响日益凸显。该系统包含三个核心技术: X碳极技术: 应用新型复合材料,旨在提升轮胎关键性能指标。 X-玄甲技术: 通过改进胎圈、骨架和胎冠设计,目标是减少相关故障与磨损。 X-造艺高压技术: 优化轮胎硫化工艺,旨在提升胶料致密性,改善耐磨和生热性能。 中策橡胶公布的应用该系统的轮胎性能目标数据包括: 耐磨性能提升50%;河流状磨损降低80%;操控性能提升15%;子口故障率下降50%;肩部磨损降低60%。覆盖多场景应用 基于“X技术系统”,中策橡胶推出了面向电动重卡、轻卡、微卡及客车的专用轮胎系列。公司表示,该系列产品在应用于传统燃油车时,在抗磨耗、抗异磨及降低故障率方面也具备优势。 2025-07-29 【轮胎】
-
年产750万条,东北新轮胎项目上马!近日,吉林金吉轮科技有限公司在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备案“年产750万条汽车轮胎项目”。 资料显示,吉林金吉轮就在2025年6月24日刚刚成立,法人代表张源,注册资本68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轮胎销售、轮胎制造等相关业务。 根据备案信息,“年产750万条汽车轮胎项目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左右,主要建设对对原土地、厂房及设备的改造与利用,同时新购置三复合、一体成型机、硫化机等一系列先进的轮胎生产制造设备。 据悉,吉林金吉轮科技注册地址与吉林吉星轮胎有限公司相同,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规划年产1500万条高性能半钢子午线轮胎,一期项目于2015年11月投产。 2018年因经营问题,吉林吉星轮胎启动并购重组计划 ,2024年4月被箭达天下集团收购后恢复生产,转型新能源汽车轮胎制造。 2025-07-29 【轮胎】
-
满足核心需求,国产高端创新两用轮胎布局日本市场近日,中国轮胎制造商风神轮胎正式在日本市场推出其NEO系列冬夏两用轮胎产品。该系列产品的推出,主要着眼于满足日本消费者对于轮胎在抓地力、行驶里程以及更换频率方面的核心需求。风神轮胎旨在通过NEO系列实现“一胎应对四季”的使用目标,以期解决用户因季节变化需要更换轮胎的痛点。 NEO系列轮胎集合了风神轮胎的多项专利技术,包括创新的矩阵式三维钢片技术与双模可变花纹设计。这些技术的应用,在保证轮胎在冰雪路面上具有可靠抓地力和牵引力的同时,也着重提升了轮胎胎面的耐磨性能。 此外,轮胎特有的自洁系统设计,能有效应对冰雪路面湿滑积雪以及高速行驶等复杂路况,有助于保持胎面花纹的畅通,提升安全性。作为全球轮胎需求最严苛的市场之一,日本消费者对轮胎的湿地和冰雪性能、低噪音以及耐久性要求极高。风神此次针对性推出的产品,显示了其开拓高端市场的决心。根据日本自动车轮胎协会(JATMA)数据,替换轮胎市场容量巨大,且冬季轮胎更换率极高,两用胎市场增长潜力可观。 目前,NEO系列已提供2款核心花纹设计,覆盖了日本市场常见的6种主流规格尺寸,适配多种车型。为了验证产品性能,其首款产品在日本北海道暴雪地区经历了严格的冬夏两季极端气候环境下的实地测试。 测试结果和初步市场反馈表明,该系列轮胎在耐用性和综合使用成本方面表现良好,有助于延长用户更换轮胎的周期。近年来,中国轮胎品牌在技术和品质上进步显著,出口持续增长。据行业统计,中国轮胎对日出口稳步提升,正逐步从经济型向中高端市场渗透。 风神轮胎表示,NEO系列是其技术研发的重要成果,期望通过该产品,以实际性能表现回应日本消费者对轮胎便利性和可靠性的需求。 2025-07-28 【轮胎】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