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用股份A级绿色轮胎荣膺江苏省“三首两新”殊荣近日,2025年度江苏省“三首两新”认定技术产品名单正式公示。通用股份凭借其在新能源轮胎领域的卓越创新,以《半钢A级超低湿滑绿色节能轮胎》项目成功入选。 “三首两新”专项认定,是江苏省为激励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应用而设立的权威认证体系,旨在嘉奖填补空白的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以及具备强大市场潜力的新技术与新产品。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浪潮席卷全球,市场呈爆发式增长,也对轮胎性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苛挑战。高承载、超低滚阻、强悍抓地与极致耐磨,每一项都直指驾乘体验的核心。然而,市场主流产品,特别是国产品牌,其湿滑与滚阻性能多徘徊于B/C级别,A级标准的产品凤毛麟角。高承载与轻量化、强抓地与低磨损之间的技术矛盾,更是成为了长期困扰行业的瓶颈。 为破解行业症结,通用股份迅速集结精锐力量,成立专项攻关小组。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高规格研发平台,团队从超耐磨配方、创新花纹、优化结构设计等多个维度同步发力,并深化产学研合作,携手清华大学运用前沿力学仿真技术,对轮胎性能进行深度剖析与优化。历经多轮试制与严苛实验,项目组不断优化迭代,为产品性能的稳步攀升与质量的稳定可靠奠定了坚实基石。 经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项目研发的千里马GA8超高性能轮胎不仅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并荣获3C认证,其核心性能指标更是表现卓越:湿滑性能达到国际最高的A级,滚动阻力亦达到B级优秀水平。项目已成功斩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11项,并以此为基础成功开发了11款系列新产品,更参与了2项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 该系列轮胎的问世,成功突破了新能源轮胎在高承载与轻量化、强抓地与低磨损等方面的技术壁垒。它在显著降低滚动阻力、提升湿滑性能方面的优异表现,不仅为用户的每一次出行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也通过有效降低能耗,践行了绿色环保理念。 此次荣登“三首两新”榜单,是权威机构对通用股份攻克新能源轮胎核心痛点、实现A级性能重大突破的高度认可。这不仅为市场提供了更具适配性与竞争力的高性能轮胎解决方案,也为通用股份的创新之路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2025-08-20 【轮胎】
-
“高性价比”破浪前行:中国轮胎出口回暖!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7月中国橡胶轮胎出口量达91万吨,同比增长10.4%;出口金额为15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其中,汽车轮胎表现突出,出口量79.1万吨,同比增长10.5%,出口额132.9亿元,同比增长8.1%。在经历6月份的短暂低谷后,行业整体呈现明显回暖态势。 综合1-7月数据,全国橡胶轮胎累计出口量563万吨,同比增长5.4%,出口金额992亿元,同比增长5.4%。新充气橡胶轮胎累计出口542万吨,同比增长5.2%,金额953亿元,同比增长5.2%。按条数计,出口量达41,561万条,同比增长6.2%。汽车轮胎累计出口480万吨,同比增长4.9%,出口金额819亿元,同比增长4.9%。 全球轮胎需求持续增长背景下,中国轮胎凭借稳定提升的性能和突出的性价比优势,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欧洲市场尤为显著,中国轮胎份额从2019年的5%跃升至2025年的20%。此外,“一带一路”市场活力迸发:今年前5月,出口哈萨克斯坦乘用车胎增长41.04%,出口乌兹别克斯坦乘用车胎增长42.55%,非公路轮胎出口增幅更是高达124.5%。北非地区因地缘政治和政策利好,卡客车轮胎需求激增,出口阿尔及利亚卡客车轮胎增长263.91%,非公路轮胎增长324.3%;利几内亚市场卡客车轮胎出口量增长159.95%。 然而,区域分化明显,传统出口大省山东承压。 1-7月,山东橡胶轮胎出口金额458.9亿元,同比微降0.3%,连续两个月负增长。这一方面源于省内落后产能淘汰及产能向东南亚等地转移(如玲珑轮胎塞尔维亚工厂2023年投产、赛轮越南产能持续扩张),另一方面也凸显了严峻的外部贸易环境。目前对美轮胎出口几近消失,欧盟针对中国轮胎的“反倾销”新规已于2024年实施,英国正酝酿类似关税政策,直接影响中国轮胎20%以上出口份额。《美墨加协定》(USMCA)等壁垒更导致对墨西哥卡客车轮胎出口断崖式下跌。此外,巴西近期落地的对华轮胎反倾销政策,也使得该市场出口量锐减。 面对挑战,中国轮胎企业正通过海外本土化生产规避贸易风险,同时加速国内产业升级,加大智能制造投入(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头部企业研发投入平均占比超3.5%),以巩固“高质中价”的核心竞争力。全球市场蛋糕巨大,中国轮胎的适应性调整与韧性发展,仍是其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依托。 2025-08-19 【轮胎】
-
青岛轮胎“三巨头”,非洲接连落子!中国轮胎产业重镇青岛的三大知名轮胎企业——赛轮、双星、森麒麟正加速推进其在非洲的制造布局,标志着中国轮胎企业全球化战略进入深度多元化新阶段。 在中国的橡胶轮胎产业版图中,“世界轮胎看中国、中国轮胎看山东”为业界公认,但对于后面的一句是“山东轮胎看青岛”还是“山东轮胎看广饶”,则是存在分歧。 论及区域产能规模,广饶领先,但论及产业水平,则是青岛占优。双星、赛轮、森麒麟不仅在技术水平、资本运作上领先业界,而且在海外建厂上也遥遥领先,更是成为当下掘金非洲的主力。赛轮轮胎正式落子埃及 8月14日,赛轮轮胎发布公告,宣布将投资2.9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92亿元)在埃及建设其第五个海外生产基地。该项目设计年产能为360万条子午线轮胎,已于当地时间8月13日与埃及泰达投资公司正式签署投资合同。 赛轮表示,埃及作为非洲第三大汽车市场,需求旺盛,且其正大力推进汽车产业链本地化战略。项目所在的苏伊士运河经济区被定位为中东非洲区域的汽车制造与配套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将有力支撑赛轮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全球竞争力。双星出海阿尔及利亚 7月20日,由阿拉伯哈吉橡胶轮胎与双星共同投资的“哈吉工业”轮胎工厂在阿尔及利亚奥兰省奥兰市奠基。该项目一期投资达2.5亿美元,将充分运用双星先进的轮胎设计、制造经验及全球领先的智能装备,规划产能为600万条轿车胎和100万条卡客车胎。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阿尔及利亚乃至整个北非地区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全的先进轮胎制造企业,产品不仅覆盖阿尔及利亚本土市场,还将辐射中非及欧洲市场。森麒麟摩洛哥工厂已投产 作为青岛企业乃至中资轮胎企业进军非洲的“先行者”,森麒麟摩洛哥工厂已于2024年9月30日正式投产运行。 该工厂从2023年10月21日开工建设到投产仅用时11个月,规划年产能高达1200万条高性能乘用车轮胎,是当前摩洛哥唯一的轮胎制造企业。目前该工厂正处于产能爬坡阶段,预计2025年三、四季度将实现较大规模的产量释放。跳出东南亚,掘金非洲新大陆 过去十余年,凭借天然橡胶资源、低廉人工成本、关税优势及较小文化差异,东南亚一直是中国轮胎企业海外扩张的首选之地。然而,随着美国对东南亚轮胎加征关税以及企业深耕潜力市场的内在需求,全球布局多元化已成必然趋势。 青岛“三巨头”此次不约而同地将非洲工厂选址于北非国家——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埃及。这一战略布局具有双重优势,北非紧邻欧洲与中东市场,便于产品辐射非洲大陆、欧洲及中东地区。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埃及是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稳定、汽车市场增长潜力可观的国家,投资风险相对可控。 除青岛三巨头外,山东永盛橡胶亦于今年上半年宣布将在摩洛哥投资建设一座年产能600万套半钢子午线轮胎的现代化工厂。至此,在目前已知有非洲投资动作的四家中资轮胎企业中,青岛企业占据三席,成为开拓非洲市场的绝对主力。 青岛三巨头在北非的密集落子,不仅体现了其敏锐捕捉全球市场变化、优化产能布局的战略眼光,也凸显了青岛作为中国轮胎产业技术高地在资本运作、技术输出与国际化运营方面的领先实力。非洲大陆,正成为中国轮胎全球化版图上冉冉升起的新增长极。 2025-08-19 【轮胎】
-
220万条轮胎扩建项目,正式启动近日,威海君乐轮胎有限公司的 “年产 220 万条高性能全钢子午线轮胎扩建项目” 在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完成备案审批。 该项目总投资额达 19 亿元,项目核心内容是新增一条年产 220 万条高性能全钢子午线轮胎的生产线。 据了解,君乐轮胎原规划年产能为 240 万条,其中一期 60 万条产能于 2017 年 5 月建成验收,二期 127 万条产能于 2022 年 8 月建成验收。 此次新增产能项目建成后,君乐轮胎的总产能将从现有的 240 万条 / 年提升至 460 万条 / 年,年销售收入预计新增 25 亿元。 据悉,君乐轮胎联合贝卡尔特、卡博特、埃克森美孚等跨国原材料巨头进行定制化研发,其产品远销全球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细分区域市场的占有率已达 10.7%。 2025-08-19 【轮胎】
-
正式官宣!赛轮上马埃及工厂8月15日,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拟投资2.91亿美元,在埃及建设“年产360万条子午线轮胎项目”。目前,赛轮集团已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该项目拟由赛轮集团全资子公司(赛轮欧洲与赛轮新加坡)在埃及设立的子公司具体实施。 为满足该投资项目的建设资金需求,赛轮集团拟对相关子公司进行增资,具体增资路径为:赛轮集团对全资子公司赛轮香港增资不超过1.75亿美元;赛轮香港对其全资子公司赛轮新加坡增资不超过1.75亿美元;赛轮新加坡对其全资子公司赛轮欧洲增资不超过1.73亿美元。 作为中国第一家在海外建厂的轮胎企业,该公司已在越南、柬埔寨、墨西哥、印度尼西亚等4个国家建有生产基地,在海外项目建设与运营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逐渐形成了涵盖供应链管理、本地化生产及跨文化运营的成熟体系。 赛轮集团表示,此次在埃及投建轮胎生产基地,既能通过贴近市场的本地化运营,精准捕捉海外需求,快速响应下游客户的诉求,持续强化对核心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更能依托埃及的区位与政策优势,辐射周边国家与地区轮胎市场,进而拉动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 此次“埃及年产360 万条子午线轮胎项目”建设完成后,不仅可以满足海外市场持续增长的产品需求,更可通过在海外本地化生产提高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能力,对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拓展国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2025-08-18 【轮胎】
-
美国轮胎出货量统计数据发布美国轮胎制造商协会(USTMA)预测,到2025年,美国轮胎总出货量将达到3.402亿条,超过之前在2024年创下的3.373亿条的纪录。这也比2019年的3.327亿条有所增加。 与2024年相比,所有类别的原始设备(OE)轮胎出货量预计将下降:乘用车轮胎下降2.0%,轻型卡车轮胎下降1.4%,卡车轮胎下降8.0%,总计下降140万条。相比之下,替换轮胎出货量预计将增加,乘用车轮胎增长1.2%,轻型卡车轮胎增长2.5%,卡车轮胎增长3.7%,总计增长440万条。 具体数字来看,2025年OE乘用车轮胎出货量预计为4230万条,低于2024年的4310万条和2019年的4630万条。轻型卡车原厂出货量预计为660万条,略低于2024年的670万条,但高于2019年的590万条。卡车原厂出货量预计为520万条,低于2024年的570万条,也明显低于2019年的650万条。 替换乘用车轮胎出货量预计将达到2.242亿条,高于2024年的2.216亿条和2019年的2.226亿条。轻型卡车更换出货量预计为3770万条,高于2024年的3670万条和2019年的3250万条。卡车更换出货量预计为2430万条,高于2024年的2340万条和2019年的1890万条。 总体来看,2025年全球轮胎出货量预计将比2024年增长0.9%(增加300万条),较2019年增长2.3%(增加760万条)。 2025-08-18 【轮胎】
-
院士牵头!轮胎项目落户广东佛山近日,又一院士项目——季华合越高性能非充气轮胎量产线项目,正式落户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 该项目由季华合越科技(佛山)有限公司投建。从初步接洽到考察厂房,到双方敲定合作细节,再到签订合作协议及厂房租赁协议,仅用45天。 据介绍,其聚焦新一代轮胎技术研发与生产,主要产品为非充气轮胎。轮胎采用弹性支撑体,能满足车辆的使用需求,无需气压维持装置;镂空体积占比不低于50%,具有免充气、抗爆胎、长寿命等突破性优势。 分析认为,其综合行驶性能超越充气轮胎,市场前景广阔。 资料显示,季华合越科技(佛山),由中国科学院陈学思院士牵头成立,是轮胎行业颠覆性技术开发及产业化企业。其融合了季华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优势资源。 2025-08-11 【轮胎】
-
轮胎集团,投建四个重点项目!8月7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在日照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出席并讲话。会上,省领导与民营企业家代表面对面深入交流,共商企业发展良策。 赛轮集团名誉董事长袁仲雪作为青岛民企代表,为山东橡胶轮胎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关键路径。 袁仲雪表示,“十五五”期间山东完全有能力打造世界级橡胶产业高地,赛轮正全速推进四大标杆项目,包括青岛西海岸新区董家口建设项目,打造世界级橡胶轮胎产学研核心基地;华东(东营)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携手一汽集团建设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测试中心;国橡中心产业基地,构建研发、中试、产业孵化一体化平台;青岛科技大学升级橡胶专业学科建设项目。 这四大项目将形成从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到规模化生产的完整生态链,为山东橡胶产业搭建全球领先的创新与制造高地。 袁仲雪强调,作为国计民生的刚需产业,橡胶轮胎行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升级转型。赛轮自主研发的液体黄金轮胎便是典范——从原材料选择、生产制造到产品使用及回收利用,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变革。这一突破性成果充分证明科技创新对传统产业升级的巨大推动力。 座谈会上,袁仲雪同时呼吁进一步完善法治保障体系,构建高效政企联动机制,为民营企业全球化发展构筑坚实的安全屏障。这一诉求直指当前民企在高速发展中面临的安全合规挑战。 就在座谈会前夕,山东省政府通报表彰了80家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企业,赛轮集团荣列其中。这份殊荣既是对赛轮过去成就的肯定,更是对其引领行业升级的期许。 山东省委省政府此次高规格座谈会,传递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定支持民企发展的强烈信号。赛轮集团以四大战略项目为支点,正在橡胶轮胎领域率先突破——液体黄金技术实现全产业链绿色革命,东营试验场构建智能网联测试高地,国橡中心搭建产学研转化平台。 当龙头企业以科技创新重塑产业基因,当地方政府以务实政策破解发展瓶颈,山东橡胶轮胎工业的全球崛起之路已然铺就。这不仅是地域产业的升级,更是中国制造向绿色化、高端化进阶的生动实践。 2025-08-11 【轮胎】
-
瞄准千万产能!国内知名胎企启动全流程智能物流体系升级近日,中国化学装备科技集团旗下中化桂林工程有限公司成功中标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橡胶有限公司“‘延长’牌高端半钢子午线轮胎数智化制造支撑项目”的EPC总承包。该项目标志着中化桂林在橡胶轮胎行业智能化工程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该项目旨在对陕西延长橡胶现有的轮胎生产线进行全面的智能化升级改造,以实现年产1000万套高端半钢子午线轮胎的目标产能。项目将重点围绕轮胎制造的核心工艺环节——成型、硫化及成品分拣进行智能化提升。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物流系统和智能控制技术,构建从胎坯自动输送到成品智能仓储的全流程智能化物流体系。 当前,中国轮胎行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一方面,国内轮胎产量位居全球前列,但高端市场仍有提升空间;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轮胎性能(如低滚阻、轻量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智能化、柔性化生产成为提升产品品质和效率的关键(参考: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行业报告)。本次升级项目正是延长橡胶应对市场趋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项目建成后,预期将显著提升生产线自动化水平,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人工干预环节,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管理精度与效率,为延长橡胶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据悉,中化桂林凭借其在橡胶轮胎行业积累的智能工厂项目经验和扎实的前期准备工作赢得了此次合作。目前,公司专业项目团队已进驻位于西安西咸新区的项目现场,项目建设工作已全面启动。 2025-08-08 【轮胎】
-
10亿轮胎新厂,即将全面开工近日,陕西汉泰威轮胎制造有限公司总投资10亿元的绿色智能全钢子午线轮胎项目,已完成前期关键筹备工作,即将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 据悉,该项目选址于蔡家坡渭河以南,规划总用地面积314亩。年产规模为12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和5万条矿用卡车轮胎。项目达产后,预计年营业收入可达12.9亿元,年平均利税约1.62亿元。将创造约800个就业岗位,有效促进当地就业和增加税收。 项目采用分期建设模式,共分三期推进。一期占地 101 亩,将建设 60 万套全钢轮胎生产线;二期占地 110 亩,产能将提升至 120 万套;三期占地 103 亩,专注于建设 5 万条矿卡专用胎生产线。 自2025年6月25日成功竞得一期的10亩土地使用权后,项目团队迅速推进后续工作。目前,环境影响评价(环评)、文物勘探(文勘)、地质勘察(地勘)、项目规划设计以及土地证办理等所有关键前期环节均已顺利完成,为项目全面开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08-08 【轮胎】
-
软控股份,荣获两项大奖8月5日,2024年度青岛经济成就宣传发布活动成功举办。软控股份有限公司荣膺“2024年度青岛榜样企业”,青岛海威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海军荣获“2024年度青岛经济新锐人物”。 软控股份深耕橡胶工业,2024年营收与利润实现新突破,连续3年居于全球橡机行业榜首,持续为中国橡胶工业注入澎湃动力。 青岛海威物联科技为软控股份控股子公司,总经理陈海军,带领企业逐浪工业互联网浪潮。作为轮胎用RFID电子标签相关4项ISO国际标准与国家标准的制定者,海威物联科技具备全球最先进的RFID智能轮胎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新能源锂电、快递物流、橡胶制品、畜牧屠宰、轨道交通等行业落地。 青岛年度经济成就宣传发布活动被称为“青岛经济界奥斯卡”,目前已连续举办15届,旨在充分展示2024青岛年度经济成就,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8-08 【轮胎】
-
瞄准7%增速市场,轮胎大厂热带生产基地推出首款特种胎中策橡胶集团近日宣布,其印尼子公司PT.Matahari Tire Indonesia(MTI)已启动首款全地形车(ATV)轮胎的生产。此举标志着该集团在专业特种轮胎领域迈出实质性一步。 MTI工厂位于爪哇省三宝垄市肯德尔工业园,总占地面积达50万平方米。该选址依托印尼全球第二大天然橡胶产区的资源优势,结合自动化生产线及数字化管理系统,重点满足印尼本土及出口市场对高性能轮胎的增长需求。公开数据显示,东南亚ATV市场近三年年均增速超7%,此次投产可视为对区域需求的针对性响应。产能布局与供应链优化 该工厂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于2024年12月建成投产;二期工程于2025年6月启动,新增9.5万平方米产能区,设计年产量包括:500万条卡客车轮胎、20万条斜交轮胎以及350万条摩托车轮胎。 值得关注的是,中策同步规划在同一园区建设年产能8.5万吨的炭黑工厂。行业分析表明,轮胎生产中炭黑成本占比约10%-15%,本土化生产预计可降低综合制造成本5%-8%,同时增强供应链抗风险能力。这一垂直整合策略与普利司通、米其林等国际轮胎企业的全球化布局趋势一致。技术定位与市场目标 工厂采用工业4.0标准配置,通过实时数据监控系统优化品控流程。目前投产的ATV轮胎主要面向东南亚农用及越野休闲市场,后续计划根据当地多雨高温环境特点,开发增强湿地抓地力和耐热性的迭代产品。 2025-08-07 【轮胎】
-
赛轮集团入选“2025企业ESG实践案例” 以绿色创新引领可持续发展8月2日,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新华网主办的2025企业ESG发展论坛在哈尔滨成功举办。论坛以“创新实践 共筑可持续未来”为主题,汇聚政产学研各界代表,共话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道。论坛现场公布了“2025企业社会责任&ESG实践案例”,赛轮集团凭借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卓越表现,成功入选“2025企业ESG实践案例”,成为轮胎行业ESG实践的标杆企业。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ESG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储学军在致辞时表示,ESG作为融合环境、社会和治理的综合性标准,正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维度。他指出,ESG应当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它不仅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必由之路,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 多年来,赛轮集团始终将ESG理念融入企业战略与日常运营,在绿色生产、技术创新、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行业树立了可借鉴的实践范本。此次赛轮集团从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入选“2025企业ESG实践案例”,是对其长期以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深耕ESG领域的高度认可。 赛轮集团,未来将继续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持续深化ESG实践,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为中国轮胎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2025-08-07 【轮胎】
-
多位院士专家齐聚玲珑,共探绿色轮胎发展新路径近日,“绿色节能高性能轮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第六次专家会议在山东招远举行。十余位院士及行业顶尖专家汇聚一堂,为轮胎产业绿色化、高性能化与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该实验室由玲珑轮胎与北京化工大学联合共建,深耕高性能新材料、可持续材料与技术、先进轮胎开发及数字化技术、轮胎循环再生四大核心领域,已在聚氨酯橡胶、石墨烯补强橡胶、蒲公英橡胶、79%可持续轮胎、免充气轮胎等多项技术上取得突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肯定可降解轮胎创新价值,建议优化降解条件并深化废旧轮胎回收研究;蹇锡高院士盛赞实验室在浇注型聚氨酯橡胶领域突破行业 “魔三角” 难题,呼吁加快产业化;王玉忠院士倡导绿色、节能与高性能融合研发,认可可降解胎面部件的应用前景。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张立群院士进行总结发言,围绕2035强国目标进行产学研深度融合、大力推动行业与产业创新的重要性,深刻阐述了校企合作“共同出题、共同答题、共同受益”的核心价值。特别提到玲珑与北京化工大学二十余年的紧密合作,企业科研投入巨额资金获得丰硕研究成果,当前亟需加速这些实验室优秀成果向产业应用的转化落地。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徐文英强调,研究工作应更加聚焦核心方向,以提升玲珑品牌影响力,特别看好将导电轮胎技术与智能轮胎系统相结合的应用前景。 作为实验室共建企业代表,玲珑轮胎董事长王锋在认真听取专家发言后表示,依托与各位院士专家的紧密协同,玲珑在新材料研究、核心技术研发等关键领域取得引领性突破。中国轮胎产业正经历由“大”向“强”的历史性跃迁,玲珑将持续贡献力量,为这一进程提供强有力支持。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监事长邓雅俐、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会长梁爱民、山东省橡胶行业协会会长张洪民、青岛科技大学教授赵树高、吉林大学教授卢荡、清华大学教授危银涛、北京橡院橡胶轮胎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马良清等行业相关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与装备部处长王翊民主持。 此次会议为实验室后续发展明确方向,将进一步推动绿色轮胎技术创新,为 “双碳” 目标实现注入动力。 2025-08-07 【轮胎】
-
全球知名胎企Q2营收33亿欧元,高端轮胎销售占比突破52%德国大陆集团近日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期内,集团整体销售额为96亿欧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1%。经调整后的经营性利润达到8.34亿欧元,对应调整后息税前利润率为8.7%。值得注意的是,集团净利润实现显著增长,达到5.06亿欧元,同比增幅为66.0%。 其中,作为集团核心业务之一的轮胎子集团(大陆轮胎)在本季度实现销售额33亿欧元,同比微降2.0%。该部门的调整后息税前利润率为12.0%。虽然这一利润率低于去年同期的14.7%,但结合上半年的整体表现来看,轮胎业务的利润率依然维持在两位数的健康水平,接近历史高位区间。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中指出,美国市场近期上调的进口关税、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去年同期异常高基数的对比效应,是导致短期业绩承压的主要原因。 在整体市场环境充满挑战的情况下,坚实的产品实力成为支撑业绩的关键因素。今年6月,大陆马牌轮胎(Continental)凭借其在德国消费者中的良好口碑,荣获由德国市场研究机构DISQ联合电视台n-tv颁发的“2025年度质量冠军”奖项,该评选基于约45,000名德国消费者的实际使用反馈。在专业测试领域,大陆轮胎的技术实力也持续得到验证,在欧洲权威轮胎测试中累计获得10次第一名和4次第二名的成绩。其旗舰产品如SportContact 7在多项测试中表现优异,UltraContact NXT在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方面获得满分评价,而PremiumContact 7则被英国专业媒体《Tyre Reviews》评为夏季轮胎冠军。 强大的产品力进一步巩固了大陆集团在全球超高性能(UHP)轮胎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数据显示,在2019至2024年的五年间,大陆UHP轮胎(专为18英寸及以上轮毂设计,注重高速行驶性能与安全性)在全球乘用车及轻型卡车领域的销售额实现了约15%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UHP轮胎在集团所有轮胎品牌销售额中的占比,已从五年前的38%显著提升至52%。其中,核心品牌德国马牌(Continental)的UHP轮胎销售占比更是高达60%(五年前为46%),充分印证了集团持续推进的高端化产品战略成效显著。 2025-08-06 【轮胎】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