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5年10期
P. 68

橡塑技术与装备
            HINA R&P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图 2 不同比例的混合糊树脂对增塑糊剂黏度的变化情况
                                                                  图 4 纳米碳酸钙含量对增塑糊剂黏度的变化情况

             系流动,从而实现更高效的增稠效果               [4] 。                      表 1 空间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剂配方
                                                                    PSH-10 P440  DINP 纳米碳酸钙     LF-    TP-
                                                                编号
                                                                     / 份   / 份   / 份    / 份   1319/ 份  301/%
                                                                 A   100    0    60      0      2.5     8
                                                                 B    50    50   60      5      2.5     8

                                                                   对表 1 的两种配方进行测试,取市面常见的经编
                                                               拉丝网布,表面组织 500D×500D×16×23,表层涂刮
                                                               增塑糊剂,上糊量控制在 180~200  gsm,按空间复合
                                                               材料的制备方法实验压片出 2 种样品,分别对样品测
                                                               试剥离强度,及观察中间拉丝粘连情况。结果见下表 2:
                                                                           表 2 两种配方的复合效果
                                                                                                    .
                                                                                                          -1
                                                                配方 增塑糊剂黏度 /CPS     粘丝情况    剥离强度 /[N (5 cm) ]
                                                                 A       1 800     严重粘丝           146
                                                                 B       7 300      不粘丝           137
                                                                   从表 2 可以看出,虽然 A 组配方纯 PSH-10 糊剂
                   图 3 碳酸钙对增塑糊剂黏度的变化情况
                                                               体系剥离强度更高,但存在严重粘丝问题,实际无法
             2.1.4 纳米碳酸钙含量对增塑糊剂黏度的影                            正常生产成品,需要加入大量的气硅才能应用。而 B
             响                                                 组配方 PSH-10 与 P440 复配组成的糊剂体系,尽管
                 图 4 为不同的纳米碳酸钙含量对增塑糊剂黏度的                       剥离强度稍低,但也达到 137  N/5  cm,满足即时剥离
             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添加 5 或 8 份的纳米碳酸钙                       强度大于 125 N/5 cm 的标准 ;同时不粘丝,不用加气
             对体系黏度的影响相近,二者上升幅度均较稳定 ;但                          硅,整体应用效果优于 A 组配方。
             添加 10 份时,糊剂体系黏度上升很快,黏度的急剧变                        2.3 涂覆糊剂的聚酯纤维空间网布表面形貌
             化不利于连续化生产。这表明在增塑糊剂体系中,过                           分析
             高的纳米碳酸钙含量会导致团聚-分散平衡被打破,                               根据 2.2 实验,取两种涂覆糊剂未贴膜的空间网
             致使具有极高表面能的纳米碳酸钙通过范德华力或氢                           布做扫描电镜,表面形貌变化如图 5 所示。从图中可
             键作用形成团聚体,从而破坏体系均匀性并导致黏度                           以看出,空间网布涂覆两种不同的糊剂配方后的表面
             快速上升    [5] 。因此,在本项目中纳米碳酸钙的添加可                    形貌差异,两种基布外侧(正面)效果基本一致,都
             有效提高糊剂初始黏度(5  000~10  000  CPS),且添                是糊剂均匀覆盖 ;但基布内侧(反面,有拉丝部位)
             加量以 5~8 份为宜,过高则存在不可控的生产风险。                        可以明显看到不同,配方 A 表面可以看到纤维被糊剂
             2.2 空间复合材料的粘丝效果及剥离强度性                             大量包覆,表明有较多的糊剂渗透到基布内侧 ;而配
             能分析                                               方 B 表面纤维轮廓清晰,仅有少量糊剂包覆纤维的痕

             ·22·                                                                            第 51 卷  第  10 期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