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橡塑智造与节能环保》2025年10期
P. 36
综述与专论
以分为低压软管、耐高压软管和耐油软管三大类。软 制冷剂,无级变速器(CVT)诸问题将成为今后的重大
管的结构虽然各不相同,但大致都由内胶层、增强层 技术课题。与其配套的材料选择和组合技术正在开
和外胶层等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内胶层是软管接触介 发。
质的工作层,起着密封介质、保护增强层的作用,它 例如,动力操纵胶管(PS)原来的内层是NBR,
长期承受输送介质的浸泡、腐蚀和摩擦,为满足工作 外层是CR。但为了改善耐热性能。低压一侧采用
需要,要求内胶层有一定的厚度,能耐温、耐腐蚀、 ACM,高压一侧采用最内层的HNBR,其使用寿命提
耐摩擦,有一定的气密性、柔韧性和强度。增强层是 高了4~5倍。汽车空调系统制冷剂用HFC-134a代替
软管承受压力的部分,同时还给整个软管以必要的刚 CFC-12。由于R-134a渗透性降低,尼龙和水的渗透性
度和强度。外胶层是软管的保护层,由于与外界环境 降低。胶管内层胶高丙烯腈NBR/CR并用胶被IIR 替
接触,不仅要求其耐磨,有一定的厚度,还要求有一 代。但是防止地球温室效应京都会议(COP-3)提出要全
定的耐侵蚀性和耐老化性。 部废除HFC。可以预见。今后制冷剂还要变更,橡胶
(2)低压软管(散热器连接软管、制动放气软 材料也将随之变更。
管)。对低压软管的机械性能要求不高,在选配时主要 近些年来,国内胶管企业通过引进技术与自己开
检查其外观及尺寸,外观应无脱层、塑孔、起泡、皱 发,研制生产了一批适应汽车要求的不同类型胶管,
折、裂纹、凹痕、扭曲、壁厚不匀等,必要时可做散 如空调管、液压刹车管、树脂管等。目前国内液压制
热器连接软管的热老化试验。 动软管生产能力为2亿标米。但在产品结构使用性能以
(3)耐高压软管(制动系统、液压系统连接软 及原材料方面,与国外相比仍有不少需要改进之处。
管)。耐高压软管的增强层采用编织胶管和缠绕胶管, 目前我国汽车胶管的生产仍处于发展阶段,配套能力
要求耐高压软管的耐压、耐油、耐挠曲性好,在低温 与市场需求相差甚远,还不能生产为中高档轿车配套
下无裂纹,耐振动,膨胀性小。内胶层必须均匀、表 的各类胶管,即使是桑塔纳这样的车型,国内仍只能
面平整,不得有气孔;增强层应紧紧缚住内胶层;外 配套低能级胶管,像防抱死制动系统、空调系统、转
胶层同样要紧贴增强层,使之不受损伤。两端的金属 向系统等胶管还要依靠进口。
接头螺纹应紧紧地嵌在胶面中。除需检查耐高压软管 目前,我国汽车胶管的生产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
的外观及尺寸外,使用前还要逐根进行耐压试验。 段,规模、品质、品种、能级和系列化配套能力都与
(4)耐油软管(汽油、柴油、润滑油软管)。耐油 市场需求相差甚远。就能级而言,国内胶管生产企业
软管有良好的耐油性,且在工作压力下能持久使用。 还不能为合资引进的高档轿车配套各类汽车胶管,其
软管外观及尺寸应符合规定。 中能为高档轿车配套的胶管仅占5%,一般国产配套率
1.3 各类车用橡胶软管的应用 为40%。如防抱死制动系统、空调系统和转向系统胶
由于在汽车中使用,条件苛刻,性能要求高, 管仍依靠进口。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汽车工业配套、
组装要方便,所以其品种规格不断增多,质量也不断 生产汽车胶管企业经过技术改造,老厂焕发了青春,
改进。当前汽车胶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高档轿车 而原来生产各类工业用、农用胶管企业经过产品结构
用橡胶制品整车配套率需提高;耐新型燃油的燃油胶 调整转向专业生产各类汽车用胶管。
管、薄壁编织胶管(壁厚2mm以下)需尽快研制。目前
我国汽车用胶管国产化率较低,尤其对于合资引进的 2 汽车胶管发展动向
车型,其国产化率仅为40% ,其中能为高档轿车配套 汽车胶管发展动向如下:
的胶管仅为5% 。因此这是一个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2.1 燃料胶管
胶管材料根据耐臭氧,耐酸性汽油,低渗透,耐 国外由于无铅汽油的使用,并向高氧化值发展,
热性等要求程度,按照成本性能的平衡原则,进行材 从而导致燃料对橡胶的腐蚀性增大,由于燃料喷射往
料的变换和选择。但是相应的高燃烧压力,低渗透, 往会使燃料升温并产生对胶管内层有害的酸性汽油。
4 橡塑智造与节能环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