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橡塑展强大的全球买家号召力,更上一层楼!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国继续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的新格局下,“CHINAPLAS 2025 国际橡塑展”将于2025年4月15 – 18日在深圳举行。深圳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而粤港澳大湾区则是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历经多年的培育与沉淀,展会已形成强劲的全球买家号召力。展会回归深圳,将抢抓“天时地利人和”,锚定国内与海外市场,双管齐下,全力以赴拓展全球买家,使买家号召力及深化全球合作的布局更上一层楼。CHINAPLAS何以形成超强的全球买家号召力? 上届“CHINAPLAS国际橡塑展”吸引了171个国家及地区的321,879观众聚首,其中港澳台地区及海外观众总人数73,204,占比22.74%,创下历史新高。这场盛会究竟有怎样的魔力,能够凝聚起如此强大的全球买家号召力? 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梁雅琪揭晓了答案:“首先是展会在橡塑业深耕细作逾40年,在海内外树立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随着展会规模的扩大,带动流量聚集,平台效应也随之倍增。其次,展会以技术为主导、创新驱动行业发展,高质量的展商紧贴行业脉搏推出橡塑高新科技,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世界各地的买家纷至沓来。再者,持续深化全球合作的步伐,展会与海内外商协会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积累大量买家资源并深度挖掘用户需求,在买家推广上不遗余力,不断出新招、亮实招。” “CHINAPLAS 2025 国际橡塑展”将携手4,000多家国际展商,尽显橡塑新质生产力。截止目前,报名的展商当中,“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已经超过1,300家,意味着“专精特新”企业占据了所有参展企业三分之一的比例。这不仅是中国橡塑科技强大实力的集中展示,更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展会对全球买家的号召力。 展会迈向全球深化的重要里程碑 全球买家号召力,除了来自于创新科技的“磁吸力”,更离不开展会与买家的链接以及深化全球合作的布局。展会通过全球化、多渠道的拓展合作,深度整合平台资源和渠道,进一步全方位引流全球专业买家。“CHINAPLAS国际橡塑展”的买家团队不仅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更奔赴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波兰、巴基斯坦、美国、阿根廷、墨西哥、哥伦比亚、台湾地区等,参与行业交流活动,与当地橡塑商协会开展广泛合作、积极推进组织参观团,以及一对一邀请重点企业前来采购和技术交流。截至目前已有来自14个国家及地区的约40个行业协会表示有意组团观展。瞄准东南亚、土耳其、墨西哥等高增长、高潜力市场,展会全力出击,密集投放线上线下宣传。此外,透过展会的O2O战略合作伙伴 - “CPS+ 在线供需对接平台”,在全球范围内365天不间断地挖掘、快速响应买家需求,积极吸纳买家资源并转化为线下展会观众。 近日,主办方官宣“聚焦马来西亚 - 买家参观激励计划”正式启动,标志着展会迈向深化全球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展会与马来西亚塑料制造商协会(MPMA)就“CHINAPLAS 2025 国际橡塑展”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旨在借助各自的影响力互相推广,进一步加强国际联系,履行展会提升技术交流和促进全球贸易合作的使命。MPMA将依托其强大网络,与马来西亚的贸易部门和其他行业协会合作,向橡塑加工行业推广展会。合作双方并计划于2025年1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联合举办一场海外新技术交流会,率先揭晓即将在展会上展出的最新解决方案,促进供应商与买家的交流。共拓出海,橡塑创新技术助力提升产品质量及国际竞争力 市场越来越“卷”,如何破局而出?“出海”,成为了企业的战略选择和“第二增长曲线”。把握机遇直面挑战,中国企业掀起了出海热潮,尤其是电子、汽车、新能源等行业,不仅产品出口热销海外,还在海外投资设厂,从“出口”驶向了“出海”。今年前9个月,家用电器出口量为333,379万台,同比增长21.8%,汽车累计出口431.2万辆,同比增速27.3 %。海尔、美的、格力、海信、TCL、比亚迪、上汽集团、奇瑞、吉利、广汽埃安、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布局,加快海外建厂步伐。 在中国企业海外扬帆的过程中,离不开创新科技的支撑。中国橡塑材料和设备以其卓越的性价比和创新技术应用,助力出海企业提升产品质量、附加值及国际市场竞争力。“CHINAPLAS 2025 国际橡塑展”为上游供应商及寻求创新橡塑科技方案的买家搭建优质的桥梁,帮助企业更好地阔步“走出去”寻找新的增长点。深挖内需,抢抓潜力市场商机 在国内,以旧换新政策加码,有望进一步刺激需求。今年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汽车、电动自行车、冰箱、空调、电脑、手机、平板、无人机等产品纳入以旧换新补贴范围,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为市场消费注入新的活力,为新产品、新技术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产品迭代加速,家电及消费电子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不断升级,三折叠屏手机一经推出备受追捧;低空经济蓬勃发展,人工智能高歌猛进,宠物经济持续升温;这些都催生了行业对上游材料及生产设备的需求。 “CHINAPLAS 2025 国际橡塑展”将“变革·协作·共塑可持续”作为展会主题,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呈现一系列先进、高性价比的创新材料、机械科技,比如应用于低空经济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光伏膜、高功能膜、食品级rPET、抗紫外线功能面料、轻量化及电气化解决方案、数字化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等。此外,展会还将邀请低空经济、电子电气、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终端买家参与展会同期的主题活动,真正着眼于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增效。立即预登记,来展会探索橡塑新质生产力 “CHINAPLAS 2025 国际橡塑展”定档2025年4月15 - 18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揭开新篇章,规模预计达380,000平方米,吸纳4,000+国际参展商共襄盛举。 展会观众预登记已经火热开启!立即点击这里进行预登记,预登记票价为人民币50元,完成预登记即可获取电子参观证(中国内地观众)或电子确认信(海外观众)。 想了解更多详情,请浏览展会官网 www.ChinaplasOnline.com 或电邮至Chinaplas.pr@adsale.com.hk。**完** 本新闻稿由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发出。 查询: 深圳:何柳萍小姐 电话:(86 755) 2354 7159 电邮:vispro@sz.adsale.com.hk 香港:冯曦桐小姐/叶文晧先生 电话:(852) 2516 3316/ 2516 3367 电邮:chinaplas.media@adsale.com.hk 大会网址:www.ChinaplasOnline.com / www.国际橡塑展.com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于“CHINAPLAS 2025 国际橡塑展” “CHINAPLAS 2025 国际橡塑展”由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北京雅展展览服务有限公司、雅展展览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及雅式展览服务(深圳)有限公司主办,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广东省塑料工业协会、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市高分子行业协会及上海塑料行业协会共同协办,并获得多个海内外专业协会大力支持。 “CHINAPLAS国际橡塑展”首办于1983年,自2006年起成为全球展览业协会(UFI)认可的塑料橡胶工业展,“CHINAPLAS 2025国际橡塑展”更是连续第34次荣获欧洲塑料和橡胶工业机械制造商协会(EUROMAP)独家赞助的中国橡塑展览会。“CHINAPLAS国际橡塑展”是全球领先的国际塑料橡胶展。 2024-11-08 【展会资讯】
-
轮胎厂商,连登3个百强榜近期,2024年四川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大会、2024年成都企业100强发布会,先后在成都举行。两个大会,分别发布2024年四川制造业企业100强,以及2024成都企业100强榜单。 榜单显示,海大集团位居2024年四川制造业企业100强第49位。其位居2024成都企业100强第63位,较上一年提升4位;位居成都制造业100强企业第27位,较上一年提升2位。 据了解,海大集团,是国家定点的、四川省唯一的大型骨干轮胎制造企业。今年1-8月,该公司营收、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5.7%、33.64%。 2024年全年,预计实现产值20.5亿元,同比增长12.8%。其生产势头强劲,急需规划建设新的生产线,满足企业增产提能需求。 2024-11-07 【轮胎】
-
国橡中心产业基地,2027年投入使用11月1日,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市北区洛阳路片区SF1204-02-1地块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批前公示。 地块位于青岛市北区商丘路以西、郑州路以北,将建国橡中心产业基地项目,项目用地面积约2.38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3.8万㎡。 项目由青岛普元栋盛商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规划有中试生产、研发、会议中心、展厅、办公、配套等功能。分为两栋塔楼及裙房。其中较高塔楼为22层,建筑高度约97米;较低塔楼为13层,建筑高度约60米;裙房为1至4层。项目地上建筑面积约8.4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5.4万平方米,容积率3.7,建筑密度47%,绿地率10%,停车位1415个。 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青岛科技大学、软控股份和赛轮集团共同承建,是国家级行业技术领导者,也是全国唯一一家获科技部批复“创新模式试点”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据了解,国橡中心产业基地项目涉及的老旧建筑已于9月开始拆除,计划于11月正式建设,2027年6月投入使用。 2024-11-07 【轮胎】
-
玲珑轮胎正式加入欧洲轮胎和橡胶制造商协会11月4日,欧洲轮胎和橡胶制造商协会(ETRMA)理事会宣布,批准玲珑轮胎成为该协会正式会员的申请。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不仅象征着玲珑在欧洲市场影响力的显著提升,更彰显了公司致力于提升全球轮胎行业竞争力的坚定决心。 玲珑轮胎董事长王锋对此表示:“我们期待为ETRMA 的发展做出贡献,以创造一个让所有利益相关者受益的竞争性行业格局。欧洲对于玲珑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市场,我们的会员资格表明了我们对该地区的长期承诺。” 近年来,玲珑轮胎在欧洲市场的布局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和深远的战略洞察力。从欧洲玲珑生产基地的量产启动,到与切尔西足球俱乐部、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等顶级球队的签约合作,每一步都为玲珑在欧洲市场的深耕细作奠定了基础。目前,玲珑在欧洲市场的销量稳步提升,并为奥迪、大众、宝马等欧洲知名汽车制造商提供配套轮胎服务,其在欧洲市场的核心地位正日益凸显。 ETRMA主席Chris Delaney对玲珑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玲珑轮胎加入ETRMA,此举是增强欧洲轮胎行业整体实力的重要一步,玲珑的参与无疑将有助于ETRMA促进欧盟轮胎行业的竞争力和韧性。” ERTMA目前共有14家在欧洲生产轮胎的制造商,代表了轮胎和橡胶行业的关键参与者。玲珑轮胎的加入,将为ETRMA注入新的活力,与行业同仁共同推动欧洲轮胎行业的繁荣发展。未来玲珑将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全球轮胎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以更加卓越的表现满足全球消费者的期待。 2024-11-07 【轮胎】
-
全球饮料巨头推出世界上第一个生物对二甲苯的PET瓶2024年11月开始,全球饮料行业巨头,日本三得利集团(SUNTORY)推出使用从废弃食用油中提取的对二甲苯(生物对二甲苯,Bio-Paraxylene)生产的PET瓶。 这将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生物对二甲苯PET瓶,与由传统的基于石油的原料制成的PET瓶相比,将有助于显著减少CO2排放。三得利集团计划生产大约4500万PET饮料瓶,并进一步扩展使用范围。 PET树脂是PET瓶的原材料,由30%的乙二醇(MEG)和70%的对苯二甲酸(TPA)组成。自2013年以来,三得利集团已在其天然水品牌PET瓶中使用植物来源的MEG。在这一新挑战中,该集团成功地以废弃食用油为原料,在商业规模上生产TPA。七家公司合作形成的供应链 为实现这一目标,三得利集团与ENEOS和三菱等公司建立了全球供应链,以采购来自废弃食用油的生物石脑油并最终生产PET瓶。生物石脑油可以通过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制造过程等多种方式生产,随着SAF生产的预期增长,开发生物萘供应链的重要性也在增加。三得利集团旨在与各方合作,建立更为坚实的生物基PET瓶大规模生产体系。参与方在该项目中的角色 早在2023年9月,三得利控股公司就宣布与ENEOS公司合作,收集日本的废弃食用油。三得利集团还考虑利用这一合作,使用ENEOS可持续航空燃料工厂的生物石脑油生产生物基PET瓶,该工厂在2027年后计划开始运营。 根据2019年制定的三得利集团塑料政策,该集团计划到2030年全球所有PET瓶仅使用回收或生物基材料,并消除使用石油基材料。为实现这一目标,集团已在约20年的时间里通过2R+B(减量Reduce/回收Recycle + 生物Bio)战略努力减少PET瓶、瓶盖和标签的重量。三得利集团还通过与100多个市政当局和40多家公司的协议,在日本积极推广“从瓶到瓶”的横向回收,并在其产品中引入回收的PET瓶。截至2023年,三得利在日本销售的软饮料瓶中超过一半使用100%回收的PET瓶。通过多项举措,三得利集团将继续努力实现循环经济和碳中和社会。 三得利集团于1899年在日本大阪成立,最初是一家家族企业,现已发展成为一家全球性公司,业务遍及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2023年的年收入(不包括消费税)为209亿美元。其全球41,511名员工利用日本工艺和全球品味的独特融合来探索新产品类别和市场。 2024-11-07 【节能环保】
-
市长见证,重大轮胎项目签约11月4日,无锡(上海)世界500强企业合作交流会,在上海举办。江苏省无锡市市长赵建军、副市长周文栋以及近50位跨国公司高管出席了活动。 交流会现场,有3个重大外资项目进行签约。其中包括“普利司通新能源汽车轮胎项目”。 该项目是普利司通深耕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战略性投资项目。通过在无锡工厂增加投资,导入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升级完成后,将扩大其高端和高附加值乘用车轮胎的供应能力。 普利司通(中国)表示,他们非常看好中国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3年,公司将投入约5.62亿元,加强中国生产基地建设,提升高端产品占比。 据了解,普利司通中国商用车配套销售业务,以及沈阳工厂,都已经关闭。目前,其正计划升级天津和无锡工厂,扩大高端轿车胎的产能。 2024-11-06 【轮胎】
-
产学研签约,通用股份推动OTR研发10月30日,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大冢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山东大展纳米材料有限公司以及青岛大学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 四方将发挥各自在技术、资源、科研及市场方面的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打造一个“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推动非公路(OTR)轮胎领域高端产品的研发及其产业化进程,促进轮胎行业的品质提升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通用股份负责人在总结发言中,回顾了公司在国际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及OTR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他特别提到,公司于2008年推出的XR718短途工矿胎,获得市场广泛认可。去年,通用股份启动了“10万条OTR轮胎项目”,目前该项目正按计划稳步推进。该负责人表达了对此次合作的期望,希望通过共同努力,推动通用股份OTR项目在科研领域实现新的突破。 2024-11-06 【轮胎】
-
高光谱成像技术,开启黑色塑料回收新时代在大多数塑料回收自动分选系统中,传感器通过分析材料表面反射的红外光来区分不同类型的聚合物。黑色塑料中的炭黑颜料会吸收绝大部分红外光。这样一来,近红外(NIR)分选传感器“看不到”黑色塑料,更不用说将不同种类的聚合物分开。 目前有许多国家和地区要求制造商在新产品中含有一定比例的再生塑料,但如果没有有效的黑色塑料回收解决方案,那么要达到相关要求将会变得更加艰难。高光谱成像技术 高光谱成像能够识别外观相似但化学结构不同的目标,打开了自动分选复杂废塑料的大门。每种物质有自身特有的光谱曲线,根据吸收或者反射的光谱便能确定物质的种类。高光谱成像便是基于此种原理。 传统的近红外(NIR)技术通常在0.9-1.7微米波长范围内,但由于黑色塑料的碳黑具有强吸收性,因此很难通过这种技术识别黑色塑料。而中波红外(MWIR)高光谱成像则涵盖了3-5微米的光谱范围,这对于探测黑色塑料来说非常有用。 在中波红外范围内,塑料根据其分子组成表现出独特的光谱特征。这些“光谱指纹”使 MWIR HSI 能够区分各种塑料,而不受颜色的影响。即使是近红外系统无法识别的黑色塑料,亦能通过这项技术精准辨识,因为黑色塑料的分子结构在中波红外光谱中以不同的方式反射光。MWIR 范围内不同塑料的独特光谱特征(图源:SPECIM)高光谱成像的应用 据SPECIM官网介绍,SPECIM FX50 高光谱相机为黑色塑料的分类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它是市场上唯一一款覆盖 2.7-5.3 μm 整个中波红外(MWIR)光谱范围的高光谱相机,这是精确分选黑色塑料所需的。 芬兰 Specim 提供中波红外成像技术,据称可以对黑色塑料进行更细致的分类(图源:SPECIM) Specim FX50 可以快速、可靠地分选包括黑色塑料、橡胶、非黑色塑料和橡胶等在内的材料。Specim FX50 专为工业应用而设计,利用推扫技术高速精确识别塑料和橡胶,从而在传送带上实现高吞吐量分选。在现实场景中,它每分钟可处理高达 300 公斤的塑料薄片,准确率接近 99%,大幅提高分选速度和效率。 使用 Specim FX50 分类的 PS、ABS、PE、PA 和 PC 样品(图源:SPECIM)黑色塑料回收的新时代 在汽车行业,黑色塑料普遍被应用于制作仪表板、保险杠以及装饰零部件等。通过对这些材料进行有效分选,中波红外高光谱技术可以帮助汽车制造商实现其回收目标并减少汽车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在电子行业,从智能手机到家用电器,黑色塑料外壳无处不在。借助中波红外高光谱成像,回收商可以有效地从废弃电子产品中分类黑色塑料,帮助制造商遵守日益严格的电子废物法规。 食品包装行业也将从中受益。黑色塑料托盘通常用于盛放即食食品和其他食品。通过对这些托盘进行更有效的分类,中波红外高光谱技术有助于减少最终进入垃圾填埋场的食品包装废物量。 2024-11-06 【节能环保】
-
知名轮胎工厂投4.77亿元扩产!10月23日消息,米其林公司于9月下旬与印度各级政府官员共同为其在钦奈的工厂扩建项目奠基。这座位于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钦奈附近的蒂鲁瓦鲁尔的工厂,已有10年的卡客车轮胎生产历史。米其林宣布,在2024年将投资6700万美元(约合4.77亿人民币),为这座工厂增加乘用车轮胎产能。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该工厂首次扩产,早在2017年,米其林就曾投资扩建,将卡客车轮胎产能翻倍。 据了解,此次扩建后,该工厂的轮胎年产能预计将超过3万吨,并且继续生产在印度广受欢迎的推土机轮胎。业内分析认为,米其林此举旨在挖掘印度替换市场的巨大潜力。自2023年以来,印度的乘用车及其后市场已成为汽车行业的焦点。在2023至2024财年(印度财年自4月开始),印度轿车、轿跑车和SUV销量达到422万辆,同比增长8.4%。考虑到乘用车轮胎一般每三到五年更换一次,预计到2025年,印度替换市场将迎来千万级销量的增长。因此,米其林在钦奈工厂的乘用车轮胎产能投资有望获得丰厚回报。不过,目前米其林尚未公开扩建项目的具体规模和预期产能。 此外,这次投资不仅仅是产能的扩大。泰米尔纳德邦工业部长TRB Rajaa在社交媒体上透露,升级后的钦奈工厂将采用工业5.0原则和先进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整合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米其林非洲、印度和中东业务负责人表示,这次升级标志着米其林在印度轮胎制造进入3.0阶段,也是米其林在印度首次投资乘用车轮胎产能。此次扩建不仅是对产能的布局,更是对商业未来的规划。同时,这一项目也为印度当地创造了200个就业岗位,进一步推动了当地工业的发展。 2024-11-05 【轮胎】
-
超高性能轮胎项目,启动!11月1日,中一橡胶“年产1200万条高端半钢子午线轮胎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外公示。 据悉,该项目位于东营市大王镇东工业园区,新增占地面积9.67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新建预备车间、成型车间和硫化车间各一座。利用南厂区现有空地,建设一座面积为8.6万平方米的成品仓库。 同时,购置 260余台设备,包括开炼机、挤出机、成型机、硫化机等。 建设完成后,可年产高性能轮胎(HP轮胎)、超高性能轮胎(UHP轮胎)400万条;新能源汽车专用轮胎(EV轮胎)650万条,全地形轮胎(AT轮胎)及泥地胎(MT轮胎)150万条。 目前,这个项目已取得山东省建设项目备案证明,正依法办理环评手续。中一橡胶表示,此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企业产业链的延伸,满足下游汽车产业的需求。 2024-11-05 【轮胎】
-
大连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开工央广网大连10月31日消息,大连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项目开工活动在大连市普兰店区举行。开工仪式现场(央广网发 受访单位供图) 该项目为大连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首个启动项目,计划投资2.04亿元,将依托园区固特异、章谷、国宏循环、科亚再生、启环装备产业园等项目资源,建立“政、企、研、用”高效协作,搭建统一的产业服务平台。建成后,可承接大连市全域生产生活垃圾处理和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是大连市落实国家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重要实践,必将助力大连市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推动全市“资源回收、固废处理、能源利用”闭环产业链发展。 大连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已被列入省工信厅重点项目。该园规划占地面积约7平方公里,投资总额约200亿元,实行分期建设,以“垃圾进,资源出”为目标,聚焦有色金属、塑料、汽车、电池等细分领域,立足打造再生资源“收、储、运、转、处、管、监” 全流程产业链条,“一站式”解决城市废弃物处理需求,致力成为立足大连、辐射东北,国内一流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标杆。大连三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循环经济产业部总经理杨钧壹向记者介绍,产业园包括建筑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废旧家电及电子设备产品资源化项目、废旧塑料再生利用项目、废旧风力叶片资源化项目、废旧光伏板综合利用项目、固废RDF制备项目、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7个项目,整体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到300亿元,创造税收10亿元以上,直接或间接新增就业岗位3万余个。 “按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园区将构建“循环+”现代产业生态,打造“1+2+3”体系。“1”是核心,是循环再制造、再利用产业;“2”是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绿色先进制造业;“3”是大宗商品贸易、碳排放权交易、供应链物流”三大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建设方大连三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斌介绍。 普兰店区副区长刘仁飞则表示:“该园以“数智赋能、绿色建造”为理念,聚焦城市垃圾全生命周期管理、“循环+”先进制造业、循环经济智慧服务和绿色发展制度改革四大领域创新,规划建设核心循环经济组团、绿色制造组团、生产性服务组团三大组团,智能分拣、拆解加工、精深加工、研发办公、管理服务、仓储物流、生活配套七大功能区,汽车、电力能源、有色金属、绿色循环、电子信息、电气机械、智能制造、综合创智、研发创新和生产性服务十大主题园,打通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内生循环,将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示范“五大效益”互补共赢。” 据介绍,普兰店区前三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2亿元,增长21.8%;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1个,计划总投资51.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2亿元。本次集中开工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88.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5亿元。 2024-11-05 【节能环保】
-
赛轮轮胎:利润32亿,海外投资再加码10月30日,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6.28亿元,同比(下同)增长24.28%;实现归母净利润32.44亿元,增长60.17%。 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4.74亿元,增长14.82%;归母净利润10.92亿元,增长11.50%。公司第三季度生产轮胎1921.63万条,销售轮胎1933.39万条,自产自销轮胎收入81.73亿元,通过轮胎贸易收入2.34亿元。在今年轮胎价格下降、原材料成本抬升的情况下,赛轮集团各项经营数据再创新高。 同日,赛轮集团披露,为更好地满足全球化战略发展需要及优化供应链体系,公司拟投资11190万美元建设“柬埔寨贡布经济特区项目”,由公司在柬埔寨设立的全资子公司贡布湾投资负责实施。“柬埔寨贡布经济特区项目”计划引进全球与橡胶行业相关的化工新材料、废旧橡胶回收处理等头部企业入驻。重点引入橡胶新材料、复合橡胶新材料、白炭黑、炭黑、橡胶助剂、废旧橡胶回收处理、合成橡胶、钢丝帘线等相关产业,形成集生产、加工、物流、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集群。 同时,为更好的保证墨西哥年产6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项目的投资建设, 满足公司战略规划和经营需求,赛轮集团拟调整墨西哥控股子公司STT的注册资本及出资比例,调整后, STT注册资本由1.2亿美元变为2.4亿美元,公司出资比例由51%变为75%。 2024-11-04 【轮胎】
-
知名轮胎厂商,入选国家级榜单近日,国家工信部公示了2024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在智能制造领域,有35个案例出现在名单中。其中包括三角轮胎“物联网在高性能乘用车胎智能工厂的应用”,该公司是名单中唯一的轮胎企业。 据了解,三角轮胎建成了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该工厂融合ERP、PLM、MES、WMS、EAM 等信息系统;采用物联网、大数据、机器视觉等前沿技术,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 通过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形成了数字化促进业务创新的良性循环。这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又能保证产品质量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2024年上半年,三角轮胎再次进行技术升级,加速新产品的开发迭代;同时,进一步推进全钢研发体系的数字化管控,提高研发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其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通过了3星级数字化转型贯标星级评估。 2024-11-04 【轮胎】
-
再投75亿,贵州资源循环再利用静脉产业园加速扩大规模走进贵州资源循环再利用静脉产业园内,每天都有超过200吨的汽车、家电、废塑料等种类的废弃物在此重获“新生”,再次融入下游产业。 这里是全国唯一一家集废塑料处理、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置、医疗废物处置、输液瓶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以及循环经济科普培训于一体的产业园。废弃回收资源在这里被科学处理后,大部分废旧金属、塑料得到再循环和资源化利用。日前,记者深入这个产业园进行探访。再投75亿,加速贵州静脉产业园壮大 在撕钢机、抓钢机的密切配合下,一辆车被迅速拆解,单日可完成80辆报废汽车拆解回收; PP输液瓶袋回收清洗生产线上,历经9道工序,无污染的塑料输液袋、玻璃输液瓶经过粉碎、漂洗,瓶身、瓶口和橡胶被回收再利用; …... 据悉,整个静脉产业园有一套先进的大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对回收拆解的每一台汽车、每一台家电等进行全流程追溯。产业园内拆解后回收的各类再生资源,通过企业自建的网上竞拍平台进行竞拍销售,销售到全国各地。 产业园一期由医疗废物处置项目、报废机动车拆解项目、废旧家电回收拆解项目、循环经济科普培训中心四个子项目组成,总投资2.8亿元,占地97.5亩。预计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35亿元、税收4300万元、利润5400万元,将为社会提供500余个就业岗位。 投建静脉产业园的贵州天之源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如今正在规划建设废旧家具、废旧纺织品以及有色金属回收处置项目。“我们现有年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550万台、报废机动车10万辆、医疗废弃物1.3万吨、废塑料3000吨、有机固体废物10万吨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将再投资75亿元,为‘无废城市’建设添力。”该公司外联部主任黄海洋说。贵州众鑫达公司,年产6万吨再生塑料 在贵州炉碧经开区内的贵州众鑫达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内,一垛垛难以降解的废旧塑料被机器粉碎为细小碎片,或被重新熔炼为颗粒状材料。“目前,我们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体系等认证,具备年产6万吨再生塑料的能力,再生产品可用于电子电气、汽车、建筑等下游产业。”众鑫达再生资源公司总经理陈剑明说。 随着一家家废旧资源循环再利用企业的不断落地,贵州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正在不断壮大。2025年,贵州省绿色经济生产总值占比50% 作为建设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示范城市,贵阳进一步释放资源整合优势,除放大职能部门、企业作用外,还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再上新台阶,构建覆盖城乡的废旧家电、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网络。“我们整合了240余家会员单位的1300余个回收网点资源,构建‘企协联动’资源回收体系。”贵阳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 贵州一直坚持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着力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力争到2025年,全省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显著提升,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2024-11-04 【节能环保】
-
重磅!大业股份出海建厂10月30日,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投资公告。该公司拟投资人民币14.85亿元人民币,在摩洛哥建设新工厂。 工厂设计年产能,为10万吨胎圈钢丝和10万吨轮胎钢帘线。此举旨在应对和减少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国际贸易摩擦的不利影响。 该项目预计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8.5亿元人民币。可年产胎圈钢丝、钢帘线各4万吨,预计2026年底竣工并投入生产。 二期项目建设时间表尚未公布。资料显示,大业股份2023年生产了42.8万吨轮胎胎圈,占中国总产量的38%以上。 米其林、固特异、大陆和倍耐力,是其主要的欧洲和美国客户。大业股份此次出海建厂,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中国轮胎在摩洛哥的项目。目前,森麒麟轮胎摩洛哥工厂已经投产,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 2024-11-01 【轮胎】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