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5年10期
P. 94
橡塑技术与装备
HINA R&P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图 1 轴系布局方案
图 2 零件简图
夹杂物含量。使用电渣重熔工艺制备的钢锭进行锻造, 切削量与切削刀次,同时为了减小半精加工过程导致
其锻件经正火 + 回火预备热处理后,奥氏体晶粒度检 的应力,需要将热前粗加工的余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
验为 8.0 级(见图 3),组织为均匀的铁素体 + 贝氏体 值,确保同时满足以上要求。基于对企业中类似零件
(见图 4),带状组织评级 3.0 级(见图 5),符合 ISO 放量规则的数据参考,以及考虑该零件的特殊要求,
6336-5 的 ME 级要求,其拉伸强度、屈服强度、硬 决定整体放量为 Φ250×3 687 的一个圆棒,确保零件
度等物理性能更具优势。 后续加工余量充足,且余量相对合理,不会造成过长
的半精加工时间和由此产生的切削应力,如图 6 所示。
图 6 热前粗加工图
图 3 晶粒度 图 4 显微组织 图 5 带状组织
2.2.2 调质热处理
为验证材料机械性能,对零件本体进行取样,调
对于此类长径非常大的花键轴,调质热处理时易
质热处理后对其机械性能进行测试。在 25 ℃环境下,
发生大变形且难以控制。常规的装炉方式是使用细钢
分别进行拉伸实验和夏比冲击试验,试验数据满足图
筋缠绕零件,焊接固定于中间料杆上,并将零件底部
纸要求。
焊接在工装上,如下图 7 所示。这种装炉方式零件变
2.2 变形控制 形风险大,因为热态时钢筋变形会导致零件倾斜或倾
由于该零件为细长轴,长径比大于 18,调质热处
倒,造成零件磕碰或严重变形,且零件底部残留焊疤
理和机加工过程均需考虑变形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
影响外观和局部性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零件尺
控制措施。
寸设计制作可拼接使用的扇形蜂窝状耐热热处理工装,
2.2.1 热前粗加工 该工装应用时上下两层同时使用,分别置于零件 1/3
一方面为了防止热处理变形过大,导致热处理后
高度及 2/3 高度处,可将细长轴固定于扇形蜂窝的圆
精加工过程出现黑皮,另一方面为了减少热处理后的
孔中,这样不仅可以减轻零件的变形,还可避免因钢
·42· 第 51 卷 第 1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