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5年10期
P. 79
机械与模具
MACHINERY AND MOLD
es=-0.116×0.268=-0.031 相互干涉和易伤手,要用 45° 刀 , 倒钝牙顶锐角,以
ei =-1.268×0.268=-0.34 减少螺纹配合的不良因素。
-0.031
则齿厚 s=14.5 -0.340
(4)与上述同理,当测得实际中径 M 值余量 d 2 余 , 2 工件在装夹中产生变形
也可以换算为齿厚减薄量。设测得实际中径 M 值余量 2.1 工件的安装变形将随卡盘和装夹方法的
d 2 余 =0.54 mm, 实际齿厚余量 S 余 有多少 mm? 则齿厚 不同而不同
余量 S 余 =0.54×tan15°=0.54×0.268=0.145 mm。 工件在装夹中产生变形一般有直接变形和弹性复
(5)如要将齿厚余量 S 余反算为中径余量 d 2 余 , 原两种形式。工件直接变形又分有在三爪卡盘上装夹
则 d 2 余 =S 余 /tan15°=0.145/0.268=0.54 mm。 变形和在四爪卡盘上装夹变形两类。如果工件是在四
1.4.4 充分利用冷却条件以减少切削热 爪卡盘上装夹变形,一般可通过测量其直径的对应点
因为 “ 调模螺母 ” 坯料为铸造铝青铜,一般不用 获知。但由于 “ 螺母 ” 内、外都是螺纹,应有的变形
冷却液,但由于切削速度又宜用较高速,所以在精车 检测常会因不便而被忽视。如果工件是在三爪一般就
之前应以慢速空转,并在螺纹表面上浇注大量冷却液, 不能通过卡盘上装夹变形,这种变形属于 “ 等直径变
使它冷却至接近常温。精车时最好用(刷上)黏度较 形 ”,测量其直径的对应点获知其变形情况,它对螺
小的煤油冷却。 纹副的旋合性等直径变形影响更不容忽视。
1.4.5 选择适当的精车切削速度 2.2 “ 调模螺母 ” 在调头安装时,还要预防
由于铸造铝青铜螺纹不宜用低速精车,但为了防 变形
止温差扩大也不能采用过高的切削速度。对铸造铝青 上述互配的三件非标梯形螺纹因各自的结构及材
铜而言,其质较脆,不需要考虑积屑瘤的影响。 料差异,两钢制零件变形的可能性较小,主要还是 “ 调
1.4.6 选择合理的刀具几何角度 模螺母 ” 最容易受夹紧力的影响而变形,因为它的内、
梯形螺纹车刀一般分为粗车刀和精车刀两种,但 外表面均为非标梯形螺纹,且内外底径间壁较薄,属
加工铸造铝青铜两种刀差别不大,这里我仅针对适应 于较典型的薄壁工件,所以特别要注意夹紧力引起的
铸造铜件材料,并结合如何提高螺纹精度和减少切削 变形。为了减少径向夹紧力变形,应注意毛坯的工艺
热方面建议如下 : 夹位不能过短,以便在内、外螺纹加工完后直接切下。
(1)加工铸造青铜精车刀径向前角较小,取 有了工艺夹位还应注意在调头安装时 , 夹紧力不能过
γ 0 ≈3°~5°。 大,以防止接近夹位处的一端产生等径变形,而致使
(2)车刀的前刀面应采用平面形,平面的长度应 内螺纹的作用中径减小和外螺纹的作用中径增大,再
大于或等于牙型高度的 1.5~2 倍,并垂直于导程角, 次影响配合质量。
以保证排屑流畅,减少切削热。 2.3 “ 调模螺母 ” 在般运放置时,还要预防
(3)两侧后角工作角度为 4°~6°,原则上应根据 变形
导程角而进行加、减计算,但对此类大直径螺纹,其 由于上述 “ 调模螺母 ” 工件既是内外均有大螺距
导程角仅 1° 左右, 所以进刀后角应加 1°,而背离进 低浅牙、又是铸造青铜的薄形大套类工件,在刚性强
刀后角应减 1° 即可。 度和材料比重方面比同类型的铸钢、铸铁更容易因横
(4)为了减少摩擦发热,最好磨有双后角,其 向放置而产生自重变形。所以横向放置时间不能太长,
工 作 后 角 自 刀 刃 下 方 保 留 1~1.5 mm, 第 二 后 角 为 最好应以端面水平放置,起码要用 V 型木架横放。
10°~12°。
(5)车刀的两侧主刀刃要保持平直、锋利、光洁, 3 结论
刀钝也容易发热。 (1)车削长、大螺纹,尤其有色金属,其热变形大,
(6)该 “ 调模螺母 ” 内为左旋螺纹,外为右旋螺纹, 应避免高速、高温精车,否则过后螺距将会缩短而影
在刃磨和安装车刀时,心需区分旋向,以免相反应用 响配套传动性能。
而增加摩擦升温。 (2)正确计算三针测量,在计算公式中的 P,对
(7)在螺纹精车后,为防止其牙顶锐角在装配时 于非标螺纹即齿厚与齿槽不等,则 P 非 =2× 齿槽宽(不
年
2025 第 51 卷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