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4年4期
P. 106
橡塑技术与装备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新型类石墨烯材料在全钢胎肩垫胶中
的应用研究
1
3
2
黄鑫 ,谢圣武 ,张勇 ,邓涛 1*
(1. 青岛科技大学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042 ;
2. 南方石墨研究院(湖南)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 ;
3. 利通液压科技有限公司,河南 漯河 462000)
摘要 : 课题研究了新型类石墨烯材料 SG3-G 在全钢子午线轮胎胎肩垫胶中的应用,通过对 N330 炭黑的替换,考察胶料的加
工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动态生热及热传导性能。结果表明 : SG3-G 从 0 份增加到 30 份,混炼胶的 t 10 和 t 90 缩短,门尼黏度下
降明显,硫化胶硬度、拉断强度和定伸应力略有下降,扯断伸长率和扯断永久变形增大,撕裂强度下降明显。同时动态生热有所
降低,导热系数增大。
关键词 : 天然橡胶 ;类石墨烯 ;胎肩垫胶 ;导热 ;动态生热
中图分类号 : TQ330.61 文章编号 : 1009-797X(2024)04-0050-04
文献标识码 : B DOI:10.13520/j.cnki.rpte.2024.04.011
天然橡胶以橡胶烃(聚异戊二烯)为主,具有弹 成团聚,使得其在橡胶基体中分散不均匀,同时,石
性大、定伸应力大、电绝缘性优良、良好的自黏性和 墨表面表现为化学惰性,难以与橡胶界面形成良好的
互黏性、耐磨性好、易加工、自补强等特点 [1~3] 。良 化学结合 [7] ,最终导致补强性能不佳。将石墨片层进
好的综合性能使天然橡胶成为难以替代的基体材料 [4] , 行剥离成为多层石墨烯结构的新型类石墨烯材料,使
尤其在轮胎领域中。胎肩垫胶是设置在子午线轮胎带 其在橡胶基体中有效分散,增大与橡胶基体的接触面
束层两侧用于保护带束层,保证钢丝带束层平坦,防 积,达到更好的结合效果,可以有效的增加补强效果。
止在行驶过程中带束层产生脱落,同时转移和吸收动 本实验采用的新型类石墨烯材料 SG3-G 是依据
态条件下集中在胎肩部分的应力 [5] ,因此,要求在良 化学热力学原理,在一定温度的水环境下,利用材料
好的耐疲劳性能前提下,较低的滚动阻力以及低生热 的电效应、缺陷结构、层间范德华力特性解离剥离晶
和较快的导热,其对轮胎的使用性能至关重要。 体层,切断材料平面键合力,并且能够以较低的能耗
炭黑是目前橡胶行业使用最多最广泛的补强剂, 进 行 大 量 制 备。 碳 排 放 量 仅 为 炭 黑 碳 排 放 量 的 1/6。
加入橡胶配合体系中,能够使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模 同时采用液相一步法包覆技术,科学解决纳米类石墨
量、耐磨性、抗撕裂强度、抗溶胀性等性能获得较大 烯材料的团聚和在橡胶中的分散关键技术,实现在橡
提高,因此在轮胎、输送带、胶管等制品的制备中扮 胶中的应用。
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补强性优异的小粒径、高 本文通过试验以不同的比例替换炭黑 N330,作
结构度的炭黑用于轮胎时有着滚动阻力大、成本高的 为填充补强材料应用于 NR/BR 共混胶中,使其均匀
问题。因此采用价格低廉的新型类石墨烯材料对其进 分散同时考察其硫化特性,力学性能及动态生热性能、
行替代,在有效的降低滚动阻力同时,提高其导热性 导热性能,探究 SG3-G 在全钢胎肩垫胶体系中替代
能。 N330 的可行性。
石墨为完整的六方晶系,片层之间以弱的范德华
[6]
力结合,层距约为 0.34 nm 。橡胶分子链难以进入石 作者简介 :黄鑫(1998-),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橡
胶共混与改性及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墨片层进行良好的结合,石墨与石墨之间反而容易形
收稿日期 :2022-07-25
4
·50· 第 50 卷 第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