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5年8期
P. 77

智能与数字化应用
                                                                                     INTELLIGENT AND DIGITAL APPLICATIONS



                签信号上传定位算法服务器。支持一路 POE 以太网                             测距原理如下 : UWB 的定位核心在于精确测量
                口,通过 POE 交换机对设备供电,通过以太网接口标                        信号传播的时间,并利用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固定传
                准 TCP/IP 协议与上位机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                         播 速 度( 约 30  cm/ns) 来 计 算 距 离。 并 基 于  CNN-
                1.3  网络层                                          LSTM  组合神经网络的运动目标轨迹定位方法,为了
                    部署交换机等网络,讲定位基站进行组网,并接                         提高轨迹预测性能,在数据预处理阶段使用 MLP 算法
                入局域网,实现定位基站与服务器应用平台的实时通                           对 NLOS 数据进行剔除,并在组合网络中采用自适应
                讯。                                                学习率以提高训练过程的收敛速度和避免陷入局部极
                1.4 应用层                                           小值的问题     [3] ,使得定位精度得到最大保证。
                    部署服务器,服务器部署智能物料调度系统,实                            (1)飞行时间(TOF):测量信号从定位标签(Tag)
                现对物料工装的精确定位,并且获知计划和执行情况,                          到定位基站(Anchor)之间的传播时间。公式 d=TV,
                生成调度指令,发送给物流人员进行物料的准确、快                           其中, d 为距离, T 为信号传播时间, V 为无线电波速度。
                速查找和物料输送。                                            (2)双向飞行时间(TWR),由于设备时钟可能
                                                                  不同步,可以使用双向通信测距。设备 A  发送  UWB
                2 UWB 定位原理                                        信号到设备 B,设备 B  记录接收时间并回传,A 再计
                    UWB 定位系统由 UWB 定位基站和定位标签                       算往返时间,去除时钟偏差的影响。
                组成,定位的原理基于其超宽频带(通常大于 500                             (3)到达时间差(TDOA):部署多个基站,每个
                MHz)的无线信号传播特性(如图 2),主要通过飞行                        基站接收到  UWB  信号的时间略有不同。通过计算不
                时 间(TOF)和到达时间差(TDOA)等测距方法来                        同基站间的时间差,利用三边测量法确定位置。
                实现高精度定位。定位算法实现对 UWB 标签位置的
                实时解算。UWB 定位标签根据项目定位项目具体需                          3 部署方案
                求(即项目被定位物体位置刷新率)定时从休眠模式                                    在车间部署定位基站,在物料工装部署定位标
                主动唤醒后,通过接收现场基站发送的脉冲讯号  ,定                         签,应用系统部署在服务器上,实现定位引擎的部署
                位标签根据讯号到达时间差定位算法                [1] ,实时解算出        和应用。
                被定位物体的位置坐标信息。                                     3.1 定位基站
                                                                      具 有接 收 定 位标 签 的定 位 脉 冲数 据 功能, 将 接
                                                                  收到的定位标签信号上传定位算法服务器。支持一路
                                                                  POE 以太网口,通过 POE 交换机对设备供电,通过
                                                                  以太网接口标准 TCP/IP 协议与上位机服务器进行数
                                                                  据通信。
                                                                      产品特性 :
                                                                     (1)32 位 RISC 高速中央处理器,快速处理业务
                                                                  逻辑和传递信息 ;
                                                                     (2)基站设备供电方式 POE 或 DC5V 供电 ;
                                                                     (3)静电防雷内核设计 ;
                               图 2 定位原理模型                            (4)1  路以太网  RJ45  接口,支持标准以太网
                                                                  TCP/IP 通信协议 ;
                    定位标签通过 UWB 通信方式将解算的位置信息
                                                                     (5)内置全向识别天线 ;
                发送给定位基站设备后,通过定位基站上的通讯模块                                                                      2
                                                                     (6)单组基站有效覆盖面积大,超过 1 000 m ;
                将位置信息发送到定位引擎平台。定位引擎平台实时
                                                                     (7)体积小巧,现场安装部署方便 ;
                将位置记录保存到数据库。通过应用层的平台软件展
                                                                     (8)指示灯明确反馈工作状态,保障稳健工作 ;
                示实时的位置信息,为物料的管理提供精准的位置数
                                                                     (9)支持设备自诊断维护功能 ;
                据。
                                                                     (10)高可靠设计,满足严苛工作环境要求 ;


                2025     第   51 卷                                                                      ·31·
                      年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