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5年1月
P. 56
橡塑技术与装备
HINA R&P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提高塑料废弃物的生物降解效率。例如,纤维素酶和 新型生物酶的研发与应用前景不仅限于降解塑料领域,
半纤维素酶可以有效地分解淀粉基塑料,而脂肪酶则 还将在食品加工、医药、能源等多个行业展现出巨大
可能有助于降解含脂质的塑料。此外,利用基因工程 的潜力和价值,成为推动绿色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技术改造的高效生物酶不仅增强了降解能力,还提高 的重要力量。
了酶的稳定性和活性,延长了其在复杂环境中的作用
时间。 在塑料废弃物处理设施中,生物酶的应用通常 7 塑料降解生物酶基因改造促进环境友
涉及预处理阶段,旨在软化或分解塑料表面,使其更 好型降解塑料循环利用发展趋势和研究
易于进一步物理或化学分解。这不仅可以提高后续机 方向
械分离或热解过程的效率,还可以通过生物堆肥化过 酶基因改造的最新进展与挑战包括利用先进基因
程将塑料分解为可被土壤微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从 编辑技术如 CRISPR-Cas 系统实现精确酶功能调控与
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生物酶的加入减少了 增强,以及通过合成生物学策略构建具有新型催化特
传统处理方法(如焚烧或填埋)产生的有害副产品, 性的酶分子。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开发可调节酶活性的
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促进了更加环保的废弃物管理 可编程酶,以适应特定的反应条件或提高催化效率。
策略。 总之,生物酶在塑料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展示 发展趋势与建议方面,预计未来的研究将侧重于
了其作为清洁、可持续解决方案的潜力,为解决全球 优化和提高新型功能生物酶的催化效率、选择性和稳
塑料污染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 定性,以适应更广泛和复杂的塑料降解需求。同时,
本的降低,生物酶的应用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 基因改造技术将在酶的性能提升上扮演关键角色,通
用,成为推动循环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 过定向进化、合成生物学等方法,创造出具有更高活
工具。 性、耐热性、抗酸碱性以及特定底物选择性的酶。此外,
研发能够同时降解多种塑料类型的多功能酶也将成为
6 新型塑料降解生物酶的开发与应用前 重要方向,以应对复杂多样的塑料废弃物。 在工业应
景 用层面,将探索新型生物酶的工业化生产方式,降低
新型塑料降解生物酶的开发与应用前景将紧密围 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解决规模化应用过程中
绕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展现出广阔的发 遇到的技术瓶颈。同时,增强酶的储存稳定性,延长
展空间与潜力。随着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技术以及 其使用寿命,以及开发高效的酶活化、回收和再生技
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不断进步,科学家们正在探索 术,以实现酶的可持续循环使用,是提高生物降解工
如何设计、合成或改造具有特定功能的新一代生物酶, 艺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的关键。 政策制定者和行业领
以满足更加严格、高效且环保的降解需求。这些新型 导者应加强对生物降解技术和酶法处理塑料废弃物的
生物酶不但能够更快速、更彻底地分解多种类型的塑 投入和支持,推动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制定,鼓励创新
料,还可能具备更高的选择性,只针对特定类型的塑 和投资,加速新型功能生物酶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此
料进行降解,从而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循环利用效率。 外,加强跨学科合作,整合材料科学、生物工程、环
此外,通过优化生物酶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人员有望 境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将有助于全面解决塑料污
开发出在极端条件下也能保持稳定活性的酶,这将极 染问题,促进塑料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大地拓展生物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应用范围,包括 未来研究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但不限于工业废水处理、土壤污染修复等领域。同时, 在新型功能生物酶的开发过程中,目前仍然存在筛选
生物酶的高效降解性能将有助于解决塑料微粒在海洋、 效率低、稳定性不足以及成本控制困难等问题,这些
土壤等自然环境中的积累问题,对于维护生态平衡、 因素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其次,
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 在基因改造技术的应用上,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
展和环境保护的关注日益增加,市场需求对于环境友 展,但仍面临基因编辑精度、安全性以及伦理道德等
好型生物降解材料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这将促使生 深层次的挑战。此外,针对特定类型塑料的高效降解
物酶得产业加速发展,推动相关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酶的发现和优化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的
形成从原料生产到终端消费的完整循环经济链。因此, 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进一步优化筛选和培养条件
1
·10· 第 51 卷 第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