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橡塑智造与节能环保》2024年12期
P. 33
政策时事
转化和本地化协同创新,完善重点新材料产业链。激 建设材料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创建材料公共文献数据
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培育高成长性企业,支持市级 集和基础性模型工具包。依托平台探索自然语言、材
企业技术中心争创国家级,在细分赛道新增20家企业 料语言深度融合的新材料垂类大模型开发,对平台运
技术中心和2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通过实施 营和新材料垂类模型开发给予不超过2000万元资金支
新一轮“浦江之光”行动,新材料上市企业力争新增14 持。(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教委)
家、总数达到70家。 (9)建设梯次验证平台
支持企业加快产品高端化、流程数字化、工艺绿 基于产业创新研究院等平台资源建设集成电路材
色化的技术改造,最高支持不超过1亿元。支持企业建 料验证平台,与集成电路链主企业配合形成“小线-大
设智能工厂,力争建成2-3家灯塔工厂。支持企业打造 线”梯次验证模式,缩短材料验证周期,提高成功率。
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供应链项目,符合条件的 聚焦“空天陆海能”等领域,围绕复合材料、特种金属
项目可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市经济信息化委、 材料、化工新材料、电池材料、氢能材料等,依托相
市国资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关产业园区,引育2-3家验证机构,增加新材料第三方
(7)做多品牌产品 验证能力供给。(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
推出一批市场占有率领先的“明星”产品。在先进 市科委、市市场监管局)
高分子领域重点围绕尼龙66、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等 (10)建设功能检测平台
50个产品,在特种金属领域重点围绕高效耐热刻痕取 围绕结构与功能陶瓷、工程用高分子及复合材料
向硅钢、高端轴承钢等20个产品,持续提升技术水平 等,依托市场化主体,培育1-2个新材料领域市级质检
和细分市场占有率,擦亮新材料“上海制造”品牌,鼓 中心。支持企业、检测机构等开发关键仪器装备,力
励企业开展“上海品牌”培育和认证。在新能源材料、 争在膜材料智能装备、环境试验装备、材料表征仪器
耐高温合金等领域,培育6-8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高端电镜、能谱、色谱、质谱、光谱分析等)实现
产品和示范企业,实现总数翻倍。 多项突破,支持新材料单位率先采购应用。(市经济
打造一批高精尖的“明珠”产品。支持红外探测用 信息化委、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
大尺寸高性能稀土激光钕玻璃、遥感卫星用超大尺寸
超轻量化碳化硅光学部件、4N级高纯铍材料、航空用 5 实施优转化强应用行动
殷瓦合金、深海勘探检波器用压电陶瓷、核电蒸汽发 (11)破解瓶颈加速中试转化
生器用耐磨铜合金、超纯核级奥氏体不锈钢等技术国 支持安环管理能力强的新材料机构和园区盘活存
际先进或领跑的新材料产品开发,满足国之重器、关 量资源,强化公共服务功能,分类建设化工新材料、
键领域等战略需求。(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国资委、 合金、绿色生物、无机材料等12个中试基地(含4个公
市财政局、相关区) 共中试基地),服务50个以上中试项目落地。根据公
共中试服务情况给予中试基地最高500万元资金支持。
4 实施建平台广赋能行动 在中试基地整体安评、环评框架的前提下,简化中试
(8)建设协同创新平台 项目安评、环评工作流程。引导天使投资、VC/PE、
支持新材料企业联合高校和研究院所,在碳纤维 产业投资等全生命周期联动投资体系,长期支持新材
复合材料、前沿材料、电子化学品、先进汽车材料等 料创新发展。鼓励保险机构创新提供中试基地风险解
领域,创建5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产业创新平台,组织 决方案,为科技成果转化主体提供保障。将园区中试
产业“一条龙”项目攻关,最高支持2000万元,支持“基 基地的服务企业数量、成果转化数量等指标,纳入资
地+基金”联动,促进产业孵化转化。支持新材料领域 源利用效率评价体系。(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
AI企业、数据技术供应商、新材料研发创新机构联合 市教委、市规划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
2024年 第12期 总第564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