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Dow陶氏公司
- 浏览数:148
- 发布时间:2025-08-01
- 分享到:
在塑料循环经济转型的关键期,材料创新与规模化应用成为破局核心。国内日化巨头立白集团与国际材料科学领导者陶氏公司的最新合作成果,为消费后回收材料(PCR)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立白实践:PCR材料规模化应用验证可行性
立白集团在"立白花植柔护"系列产品包装中,成功应用了含有10%陶氏REVOLOOP™ PCR树脂的材料解决方案。该方案在确保包装耐用性符合日化产品严苛要求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包装环节的碳排放。这是陶氏循环经济方案在中国市场规模化生产中的一次重要落地实践。
“探索塑料包装循环利用是立白的重要方向,”立白研发中心总经理张利萍表示,“我们与陶氏的战略合作已取得多项创新成果落地。”她特别提到双方合作开发的中国首款可完全回收的洗衣凝珠立式袋,其核心材料正是陶氏的INNATE™ TF-BOPE树脂。此次新一代花植柔护系列引入PCR材料,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可持续发展价值,体现了品牌对环保责任的承诺。
材料突破:赋能可回收包装设计
支撑此类合作的技术基础是陶氏在材料科学领域的持续创新。其最新推出的INNATE™ TF 220精密包装树脂,标志着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向拉伸薄膜技术(HD-BOPE)的重要突破。
该树脂通过独特的分子结构设计,显著提升了加工效率,实现了卓越的挤出稳定性和双向拉伸性能,有效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损耗。同时,材料在刚性、耐热性等关键指标上的优化,使其能够满足印刷、复合等下游工艺的高要求,在食品饮料、家居与个人护理等领域的软包装应用中展现出广泛潜力。
核心价值:平衡高性能与可回收性
在全球软包装回收率普遍偏低的大背景下,INNATE™ TF 220的核心价值在于有效平衡了“高性能需求”与“可回收设计”之间的矛盾:
助力单一材料结构: 推动实现单一材料包装结构,兼顾优异的视觉效果和出色的耐用性
满足严苛要求: 增强的性能确保其能承受印刷、复合等下游加工挑战。
契合循环政策: 其可回收设计理念,直接支持品牌商应对如中国“双碳”目标等区域性回收法规要求。
结语
立白与陶氏的合作实践清晰地表明,消费后回收材料的规模化应用已非空中楼阁。以INNATE™ TF 220等创新材料为技术支点,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协同,高性能与可回收性兼备的包装解决方案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塑料循环经济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路径。这场由材料创新引领、产业协作驱动的变革,正在重塑包装行业的可持续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