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橡塑装备
- 浏览数:165
- 发布时间:2025-04-23
- 分享到:
4月18日,中国航空轮胎产业迎来重要进展——桂林蓝宇航空轮胎有限公司与宁夏神州轮胎有限公司先后通过民航局适航审定,成为国产C919大型客机的轮胎供应商。
本土化配套取得突破
据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4月18日公告,桂林蓝宇航空轮胎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子午线航空轮胎正式获得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CTSOA)。此次认证涵盖主轮胎和前轮胎两大核心型号,标志着国产民用航空子午线轮胎首次实现国产大飞机配套。此前一周(4月11日),宁夏神州轮胎有限公司研发的46×17.0R20 30PR航空子午线轮胎也通过西北地区管理局审定,其产品具备高载荷(最大承载超30吨)、高速度(适配起降时速380公里)等特性,满足C919严苛工况需求。
技术攻坚填补空白
航空轮胎被称为“飞机的运动鞋”,需承受极端温度、高压冲击及复杂气象条件。此前,全球航空轮胎市场长期被米其林、普利司通等国际巨头主导。此次两家企业的突破,与国内材料科学的进步密切相关。例如,神州轮胎采用的新型芳纶骨架材料,使轮胎抗冲击性能提升20%;蓝宇轮胎则通过仿生胎面花纹设计,优化湿滑跑道抓地力。
产业链协同效应显现
C919作为中国首款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其供应链本土化率已超过60%。除轮胎外,2023年国产起落架、航电系统等关键部件相继通过适航认证。据中国商飞数据,C919目前累计订单已突破1200架,未来规模化交付将进一步拉动航空轮胎需求。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测,到2030年,全球航空轮胎市场规模将达58亿美元,中国有望占据15%份额。
行业分析指出,适航认证仅是第一步。航空轮胎需通过数万次起降测试验证可靠性,后续量产稳定性仍面临挑战。目前,两家企业正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合作开发耐高温橡胶复合材料,以降低对进口原材料的依赖。此外,民航局计划在2025年前发布新版《航空轮胎适航审定指南》,或将细化环保与耐久性指标,推动行业技术迭代。
此次认证不仅强化了国产大飞机的供应链安全,也为中国高端制造参与全球航空市场竞争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