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证书查询
亚洲rPET法规进入新阶段:韩国设强制目标,日本推易回收认证
  • 来源:橡塑装备
  • 浏览数:24
  • 发布时间:2025-10-23
  • 分享到:          

  全球对塑料可持续性的关注持续推动各国法规更新。近期,韩国与日本相继出台针对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的新规,标志着亚洲在塑料循环管理方面迈出重要步伐。




韩国:确立强制性rPET使用目标

  韩国环境部于2025年9月宣布,将修订《资源回收法案执行令》,对PET饮料瓶中的再生塑料含量提出强制性要求,新规预计2026年初正式实施。

  根据新规,第一阶段自2026年1月1日起,年产量或灌装量超过5000吨的无色PET瓶装水及无酒精饮料生产商,须使用至少10%的rPET;第二阶段到2030年,适用范围将扩大至年产量超1000吨的企业,rPET使用比例需提升至30%。

  为保障材料安全,新规还设立了回收流程与材料认证的“双重认证”体系,重点关注非有意添加物质(NIAS)的风险管控,为rPET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安全使用提供法规依据。

日本:推出自愿性易回收认证

  日本经济产业省则于2025年7月发布基于《塑料资源回收促进法》的设计认证标准,形成以激励为主的自愿性认证机制。自2026年1月24日起,无色PET饮料瓶若rPET含量达到15%以上,且瓶身完全由PET制成、瓶盖与标签不含PVC并易于剥离,即可申请认证。

  获得认证的产品将被纳入日本《绿色采购法》的优先采购清单,在政府采购中享有优势。这一设计引导企业从源头提升包装的可回收性,呼应“为回收而设计”理念。

行业观察

  韩国与日本的新规体现出亚洲在塑料循环立法上的两种路径:韩国以强制性目标推动再生料使用,日本则通过认证机制激励易回收设计。两者均致力于提升rPET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比例与安全性,但也对企业供应链管理、技术合规提出更高要求。随着全球对再生塑料需求的增长,相关企业宜提前布局,将可回收设计、材料安全与供应链韧性纳入长期战略,以应对日趋严格与多样化的法规环境。